信用卡诈骗罪

作品数:710被引量:79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宪权刘明祥张明楷古加锦蔡新苗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人民司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信用卡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人民司法》2024年第5期11-13,共3页周亮 
【裁判要旨】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不仅要求行为人客观上具有超额或者超限透支且经两次以上催收不还的行为,主观上还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判断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综合行为人信用记录、还款能力和意愿、申领和透支信用卡的...
关键词:非法占有目的 信用卡诈骗 事实认定 恶意透支型 还款能力 催收不还 裁判要旨 透支 
扫描付款二维码转移财产构成盗窃罪被引量:4
《人民司法》2019年第20期25-26,共2页金果 
[裁判要旨]被告人扫描非法取得的付款二维码信息后转移财产,从行为特征和信用卡信息资料的刑法解释上来说,都不能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而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诈骗行为的本质特征,即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有充分的互动性,而行为人扫...
关键词:财产构成 盗窃罪 二维码 付款 信用卡信息资料 扫描 定罪处罚 信用卡诈骗罪 
骗取他人信用卡及密码并使用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19年第2期21-23,共3页聂昭伟 
【裁判要旨】行为人使用他人银行卡取款的行为,尽管相对于持卡人来说是秘密的,但由于卡内钱款事实上为银行所占有,而并非持卡人所占有,故不存在破坏持卡人对钱款占有的问题,不构成盗窃罪。行为人破坏银行对卡内存款的占有关系,系通过使...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罪 冒用他人信用卡 持卡人 盗窃罪 
私转支付宝账户资金的刑法规制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曾亚妮 
伴随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纸币时代正向电子货币时代转型。在这一大背景下,以支付宝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方式逐步占据传统现金支付方式的领地。在享受网络支付方式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人们的财产也遭受着线上侵害的威胁,比如调换二维码代替...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罪 法定刑 被害人 支付宝 盗窃罪 刑法规制 
骗取他人开通支付宝亲密付进而转账的定性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19年第2期43-45,共3页石美君 
【裁判要旨】对以网络为媒介或工具,既使用欺骗手段又采取秘密窃取方式非法占有他人银行卡内资金行为的定性,有盗窃、诈骗、信用卡诈骗之争。不能仅依据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认为互联网、移动终端能够被骗,宜根据行为人实现关键非...
关键词:支付宝 盗窃罪 处分意识 信用卡诈骗罪 非法占有目的 信用卡信息 他人财物 公诉机关 
拖欠信用卡衍生贷款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18年第35期20-24,共5页钟欣 王硕 
【裁判要旨】依附于信用卡的贷款产品与普通的信用卡透支有显著区别,应当认定为一种银行信用贷款而非信用卡透支。因信用卡持卡人无法归还该部分贷款而产生的纠纷,不应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应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或以贷款诈骗类犯罪追...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罪 贷款产品 信用卡透支 拖欠 信用贷款 刑事责任 贷款诈骗 民事诉讼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数额的计算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18年第32期24-25,共2页边锋 袁俊峰 魏冬梅 
【裁判要旨】信用卡诈骗罪中,恶意透支的数额应严格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数额的计算是指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本金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本金数额,按照公安机关立案前涉案信用卡实际消费(含提现额)数额...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罪 恶意透支 犯罪数额 发卡银行 司法解释 公安机关 本金 持卡人 
侵犯公民财产信息并实施信用卡诈骗应数罪并罚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18年第32期7-9,共3页余强 陈姝 
【裁判要旨】非法获取包括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在内的财产信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又利用非法获取的财产信息实施信用卡诈骗,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应数罪并罚.
关键词:信用卡信息资料 信用卡诈骗罪 数罪并罚 财产 公民 非法获取 个人信息 裁判 
冒名注册支付宝账户并绑定信用卡套现的定性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18年第29期45-48,共4页张超 
【裁判要旨】盗窃支付宝账户内的财物及其绑定的信用卡账户内财物这一类案件,虽然行为方式上均表现为秘密窃取,但针对的对象不同,背后涉及的机构分工、责任分配也不相同,对案件的定性有影响。在盗窃支付宝账户及已经绑定的信用卡内...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罪 支付宝 账户 套现 注册 盗窃罪 行为方式 责任分配 
将他人微信与银行卡绑定后转走资金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18年第20期35-37,共3页周孚林 
【裁判要旨】行为人从拾到的手机中看到被害人的银行卡信息资料,擅自将被害人的微信与银行卡绑定,然后利用微信支付功能将被害人银行卡上的资金转到自己的微信钱包,属于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关键词:银行卡 资金 他人 信用卡诈骗罪 被害人 信息资料 支付功能 行为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