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法律

作品数:485被引量:90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晋藩徐忠明马小红朱勇刘迎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包公断案故事为例研究中国古代法律文化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5年第6期52-54,共3页程唯展 
包公断案故事作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经典,展现了司法公正、严明执法、民本思想与反腐倡廉等法律要素,深刻影响后世。本文概述包公断案故事,分析其对古代法律制度和民众法治观念的影响,探讨包公形象在后世的延续,深入剖析其中的公正司...
关键词:包公断案故事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 司法公正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无讼”理念对现代诉源治理工作的启示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4年第33期100-102,共3页王大城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通过融合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无讼”思想与当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社会和谐与稳定成为关键策略。以道德教化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强化调解机制与诉讼程序的有效衔接,并注重“和为贵”的社会价值观倡导,为现代社...
关键词:古代法律文化 “无讼”理念 现代诉源治理 
古代法律如何保护见义勇为者
《公民与法(检察版)》2024年第8期38-38,共1页
在现存的文献中,最早记载有关见义勇为规定的应首推《易经》。《易经·蒙上九》云:“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意思是凡攻击愚味无知之人的,是寇贼行为,会受到惩罚;对于抵御或制止这种寇贼行为的人,应受到支持或保护。
关键词:见义勇为者 《易经》 寇贼 法律 保护 
从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演变研究分析中国古代民事法律制度
《法学(汉斯)》2024年第7期4791-4796,共6页应从丰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起源于商周,经历了漫长的朝代演变,最终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中国古代契约制度。古代契约的进步推动了中国古代民事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秩序和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演变,进...
关键词:古代契约制度 古代法律 发展演变 古代民事法律 
古代对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判
《各界》2024年第7期68-71,共4页夕惕 
邯郸一初中男孩遭3名同班同学杀害一事,引起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犯杀人罪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关注;在此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表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严重犯罪符合核准追诉条件的要依法追究刑责,更是引发人们热议。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
关键词:追究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 中国古代法律 法律难题 杀人罪 免除刑罚 同班同学 严重犯罪 
中国古代的立法司法经验探究——兼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84-94,共11页马小红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数千年的立法、司法经验,“礼刑合一”“礼主刑辅”“疏而不漏”及稳定的法律形式与变通的法律形式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法律与道德、法律与社会及法律与时势的矛盾。以儒家为底色的法律体系,不仅兼容了法家思想,而且连...
关键词:以礼为主 稳定 变通 法律儒家化 
我国古代法律如何保护少年儿童
《刊授党校》2024年第6期66-67,共2页胡英月 张永新 
我国古代法律对少年儿童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上。秦律以身高作为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依据,对身高不满一米,也就是八九岁孩子的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 不追究刑事责任 少年儿童 身高 行为人 法律 古代 保护 
蔡枢衡与中国古代法律规范实践之解释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1期55-67,共13页白雪峰 
天府文化研究和文创课题“近代成都(1895年-1949年)高等教育法学学科的创新性发展研究”(项目号:TYB202308)的研究成果。
蔡枢衡从中国传统小学视角解读古典文献,对“法”“律”“礼”“命”“令”“君”等古代的法律概念有着独特的理解。蔡枢衡解释了古代规范事实的起源、法律文本的出现、规范模式的运作、君王专制的原理以及惩罚的意旨。在他看来,“天在...
关键词:蔡枢衡 古代法律 规范事实 制度载体 
中国古代法律宣传的实践与启示
《公民导刊》2023年第12期39-41,共3页朱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向全社会普及人权和法治观念,也...
关键词:实践与启示 中国古代法律 社会主义法治 中华优秀传统 法治观念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普法工作 
关注中国古代法律逻辑思想研究——吴家麟留给我们的思考被引量:1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92-100,共9页郑天祥 金承光 
扬州大学教学改革项目(YZUJX2022—C2)。
从形式逻辑普及到法律逻辑学研究,吴家麟始终注重发掘和运用中国古代逻辑资源。在其主编的我国第一本以“法律逻辑学”命名的教材——《法律逻辑学》的初版和修改版“引论”变化之中,更展现了吴家麟由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到中国古代法律逻...
关键词:吴家麟 法律逻辑学 中国古代法律逻辑思想 先秦法律逻辑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