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

作品数:14875被引量:11967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周乾薛建阳叶建华张锡成杨娜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故宫博物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材料测试的古代建筑石材研究——以抚州地区印山石为例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485-494,共10页王炎松 伍小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L05B07)。
以抚州地区传统建筑上广泛使用的石材印山石为研究对象,测定印山石样品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同时采用XRD、XRF、ICP、SEM等分析方法探明印山石的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并且测试了新开采出的印山石原石和明代建筑上的印山石样品,以进行对...
关键词:古建筑 天然石材 印山石 材料测试 化学性质 
Myo手势识别方法在古建筑漫游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2
《系统仿真学报》2019年第9期1907-1915,共9页薛艳萍 王学松 武仲科 王醒策 周明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E01005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7YFB1402105,2017YFB1002604,2017YFB100280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4172033)
博物馆展品众多,但展示方式单一,多用文字图片展现古建筑,无法给游客逼真体验,由此提出基于Myo臂环结合虚拟现实的古建筑漫游,以开封铁塔公园为例实现整体系统。设计得到游客佩戴Myo完成前进、转向、下蹲、停止动作时的加速度和陀螺仪值...
关键词:古建筑模拟 手势识别 虚拟漫游 人机交互 MYO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燕尾榫节点残损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2
《实验力学》2019年第2期332-340,共9页薛建阳 李义柱 张雨森 吴晨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478);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01B03-02);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KW23-01)
参照《清式营造则例》,制作了5个缩尺比为1∶3.2的燕尾榫节点试件,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基于抵抗破坏潜能、松动程度和抵抗破坏潜能双参数的两种残损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榫头的拔...
关键词:古建筑 松动 燕尾榫节点 残损评估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弯矩-转角关系分析被引量:1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5期638-644,共7页薛建阳 董金爽 夏海伦 张锡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478;51508454);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01B03-02);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KW23-01)
对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的受力机理进行分析,推导了不同松动程度下透榫节点弯矩-转角理论计算公式.为验证理论计算公式的合理性,以6个缩尺比为1/3.2的透榫节点模型试验为对象,其中包括1个连接完好紧密无松动透榫节点和5个连接不紧密有...
关键词:古建筑 木结构 松动程度 透榫节点 弯矩-转角关系 
浅析福州地区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以福州彭城金氏宗祠修缮工程为例被引量:3
《小城镇建设》2018年第A01期52-57,共6页林澍棽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村落规划改造及功能综合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编号:2014BAL06B05)
福州地区的古建筑和古民居文化源远流长。古时,大量的北方建筑文化随着人口迁徙南迁,在进入福州地区后与福州的本土文化与环境进行了融合及互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发展出了独特的建筑文化特征。本文旨在以"彭城金氏宗祠"的修缮工程为例...
关键词:历史 祠堂 修缮 保护 
仿古建筑钢框架结构拟动力试验及静力推覆分析被引量:6
《振动与冲击》2018年第11期80-88,共9页薛建阳 戚亮杰 葛鸿鹏 刘祖强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L06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478);中建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发课题资助项目(CSCEC-2012-Z-1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项目
为研究仿古建筑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以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的某仿古建筑钢框架结构为原型,按1∶2缩尺比例制作了试验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拟动力试验。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分别相当于8度多遇、8度设防和8度、9度罕遇地震的El Centro...
关键词:仿古建筑 钢框架结构 拟动力试验 推覆分析 抗震性能 
古建筑三维虚拟建模与虚实交互软件实现被引量:28
《计算机应用》2017年第A02期186-189,共4页王丹婷 蒋友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328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H22F00)
针对传统古建筑信息研究与保护方法成本较高、三维数据模型建立困难、体验感受相对抽象且局限于二维平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数据来源的古建筑三维虚拟仿真模型设计及其虚实交互软件实现方法。本方法以湖湘古建筑群代表——岳麓...
关键词:古建筑三维模型 虚拟仿真 增强现实 岳麓书院吹香亭 虚实交互软件 
《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在莫高窟保护中的适用性分析
《石窟寺研究》2017年第1期395-400,共6页杜建国 贺永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K01B01)
《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GB/T 50452-2008)针对古建筑提出了工业振动的技术要求,对促进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该规范在针对莫高窟文物开展的振动影响评估及其保护技术研究中,表现出了一些不适用性。在对莫高窟文物特性深...
关键词:规范 莫高窟 振动 适用性 
长期监测中藏式古建筑木梁应变-温度模型分析被引量:7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1期117-125,共9页白晓彬 杨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38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514228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510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K01B02)~~
针对藏式古建筑木梁的构造和受力特点,通过在梁端施加非线性弹簧,建立了温度作用下的简化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梁端反力对梁的二阶弯矩作用,建立了温度作用下梁底跨中顺纹方向应变的理论模型,并将一年内的温度循环分为四段进行分别计算...
关键词:藏式古建筑木梁 温度作用 燕尾榫 二阶弯矩 敏感性分析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4期463-469,477,共8页薛建阳 夏海伦 李义柱 代武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478);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3BAK01B03-02);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3KW23-01)
现存古建筑木结构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榫卯节点的松动属于其中典型的一种.为研究不同程度的节点松动对透榫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参照清《工程做法则例》以1∶3.2缩尺比,制作了6个透榫节点模型,其中1个完好节点和5个不同松动程度节点...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 透榫节点 松动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