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历法

作品数:21被引量:6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惠民陶磊宣焕灿王渝生乔辉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杂志》《宗教学研究》《收藏界》《文史知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医里那些不起眼的数(下)
《中医健康养生》2023年第1期60-61,共2页谢云武 
上回,说到古历法“六六之节”与数的起源密切相关,而河图洛书中的数也与其默契重合。六六之节,数术之源一天分12个时辰,昼夜各6时辰一年12个月,上下各6个月;一个时辰120分钟,一小时60分钟;中医里有六经、六气……无处不是如岐伯所说的:...
关键词:河图洛书 岐伯 六气 时辰 中医 六六之节 古历法 六经 
三星堆一号青铜树古历法再析
《文史杂志》2012年第1期49-51,共3页彭元江 
《文史杂志》2011年第1期上发表了笔者题为《三星堆青铜树“一龙·九鸟·十二果”析》一文。拙文对一号青铜树古历法内涵作了初步分析,认为这株青铜树彰显着古蜀人的太阳、月亮、大火星崇拜,并以九只青铜鸟、十二颗青铜果、一条青铜...
关键词:三星堆 青铜 历法 古蜀人 象征物 火历 
中秋之忆
《绿色中国》2011年第17期78-79,共2页刘新叶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目。农历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称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关键词:中秋节 记忆 古历法 秋季 
论阴阳五行学说及其产生的时间被引量:2
《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S1期140-144,共5页赵文 
关键词:阴阳五行学说 十月历 黄帝内经 伏羲氏 古历法 百家争鸣 彝族 大禹治水 阴阳家 诸子典籍 
从彝族古历法谈长夏的本源
《湖南中医杂志》2009年第6期93-94,共2页盖新 赵国景 
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学习中,几乎所有的初学者都会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明明是一年四季,为什么在中医里却是五季呢?这是不是为了配合五行学说凭空捏造出的一个季节呢?为什么这个季节偏偏是长夏而不是长春、长秋或长...
关键词:时间学 长夏 古历法 彝族 
一枚江南省乙巳年造错配甲辰龙银币
《收藏界》2008年第7期87-87,共1页杨觉 
清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公元1897-1905年)9年间,位于南京的"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每年都铸造大批银币,以抗衡外国银币对中国的侵害。首年制造的银币上没有干支年号,俗称"老江南"。以后依次为"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
关键词:银币 乙巳 甲辰 干支 古历法 江南省 版别 年造 错配 
中秋·赏月·吃月饼
《中国保健食品》2008年第9期61-61,共1页农训学 
农历八月十五月是中秋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关键词:中秋节 月饼 古历法 十五 农历 称谓 
2007年阳历、农历、干支、星期对照日历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年第11期20-46,34-45,共27页
关键词:阳历 公历 历法 家庭理财 一二三四 干支 星期 古历法 农历 日历 
《日书》与古历法研究综述被引量:3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9期10-18,共9页陶磊 
关键词:《日书》 古代历法 纪时法 纪日法 
马承源先生访谈
《文物天地》2003年第5期23-23,共9页杭侃 
2003年元月19日,陕西眉县杨家村一座青铜器窖藏出土了27件珍贵的西周晚期青铜器,2月20、21日,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陈佩芬、濮茅左先生应邀前往陕西考察了这批青铜器,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马承源先生,请他就有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青铜器 干支 承源 杨家村 历史文物 古历法 先生 既生霸 西周晚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