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土壤序列

作品数:126被引量:1069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黄春长庞奖励郭正堂刘东生乔彦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55—20 ka BP中国黄土高原降雨量与温度关系
《地理学报》2025年第1期120-131,共12页张紫赟 杨萍果 张鹏 李欣霞 贺凯洋 敖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61144739,42074076);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21YJJG143)。
东亚季风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因此了解其在深海氧同位素第五阶段(MIS 5,130—70ka BP)的演化特征,对于更好地理解亚洲气候变化非常重要。本文以黄土高原中北部环县剖面155—20 ka BP黄土—古土壤序列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磁学、环境磁学...
关键词:环境磁学 MIS 5 古气候 中国黄土高原 黄土—古土壤序列 
黄土-古土壤原核生物群落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
《微生物学报》2024年第6期1800-1823,共24页刘秀花 孙钰涵 卢杰 刘小康 马延东 贺屹 胡安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72288);陕西林业科技创新专项(SXLK2022-06-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00102292904)。
【目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记录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其内部的土壤微生物特征是蕴含土壤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由于黄土与古土壤成壤环境的气候差异,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可能会有不同的响应,但针对该问题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方...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序列 原核生物群落 结构 功能 古气候 
若尔盖盆地黄土—古土壤序列化学风化特征及环境意义
《地理学报》2024年第5期1177-1191,共15页赵晓康 庞奖励 黄春长 周亚利 查小春 李瑜琴 张玉柱 王忻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046,42277449,41971116,42071112)。
若尔盖盆地黄土—古土壤序列较好地记录了古湖泊消失后的地表过程及演变。本文选取玛曲段黄河二级阶地欧强村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粒度、磁化率、总有机碳(TOC)、色度、元素等进行分析,利用光释光(OSL)方法测年断代。结果表明:(1)黄河二...
关键词:若尔盖盆地 黄土—古土壤序列 欧强村剖面 风化程度 OSL测年 
黄土高原古气候变化定量重建的新进展被引量:2
《地质学报》2024年第3期1006-1023,共18页孙有斌 卢红选 章泽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30514);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编号XDB40000000)联合资助的成果。
中国黄土-红黏土沉积是可与深海沉积媲美的陆相沉积载体,记录了晚新生代东亚大陆气候环境变化历史。基于中国黄土的多种理化指标,重建了黄土高原地区构造-千年尺度东亚季风变化历史,为探讨区域与全球气候的联系提供了关键证据。近年来,...
关键词:黄土高原 黄土-古土壤序列 古温度 古降水 东亚季风 
三门峡地区黄土-古土壤序列物源分析与环境意义
《绿色科技》2023年第24期90-98,共9页王巍 赵国永 张柯凡 潘航 陈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414021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772180)。
三门峡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东南缘,是东亚季风影响的黄土沉积敏感地区,对研究东亚季风演化、环境演变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该地区多采样传统的研究方法,存在较大争议。端元分析能够分解沉积过程中沉积物不同来源的粒度组分,据此对黄土高原东...
关键词:三门峡 黄土 端元分析 物源 东亚季风 
中中新世秦安黄土-古土壤序列磁性增强机制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8期3316-3334,共19页周鸣亮 张春霞 郭正堂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2072209和41888101);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B26000000)资助。
中中新世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磁化率显著增高,在区域内已成为地层对比标志,然而其磁性增强机制依然不清楚.本文对秦安地区QA-I剖面约14~17.1 Ma期间的黄土-古土壤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环境磁学、岩石磁学(热磁性质、磁滞性质、非磁滞剩磁...
关键词:中中新世 环境磁学 CBD处理 色度 成壤强度 
临汾盆地晚冰期至中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风化特征及指示的气候意义被引量:3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年第2期181-191,共11页石天宇 张样洋 翟秋敏 李洪彬 刘畅 周学文 陈鹏 陈亮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子课题“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古环境和人地关系研究”(2020YFC1521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2万年来豫西黄土堆积揭示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与古人类活动”(41701231)。
了解中国北方晚冰期和全新世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情景。基于黄土高原东南缘临汾盆地的黄土-古土壤剖面,在3个AMS14C年代的支持下,通过粒度、磁化率、土壤有机碳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等指标,重建了...
关键词:黄土 晚冰期 全新世 东亚季风 气候变化 
南昌市厚田剖面末次冰期沉积的色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2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年第1期170-179,共10页李星耀 李志文 朱志军 詹江振 李向洁 李世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山东半岛北部海岸晚第四纪风沙沉积的时代划分与季风环境演变”(41201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暖温带—北亚热带晚第四纪不成熟网纹层的地质时代、形成机制与季风环境演变”(41571007)。
色度是古环境重建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于黄土高原黄土古气候重建,但其在亚热带湿润区第四纪沉积中的研究十分少见且意义不明。选取鄱阳湖南岸之厚田沙地的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色度测试,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将色度参数与其他气候...
关键词:末次冰期 沙丘砂-砂质古土壤序列 色度 古环境 厚田沙地 
最近880ka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粘土矿物和粘粒地球化学特征及东亚夏季风演化被引量:13
《第四纪研究》2022年第4期921-938,共18页吕一凡 张春霞 付扬 吴海斌 郝青振 乔彦松 郭正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2209和41888101);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B26000000)共同资助。
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了东亚古气候的演化历史。为获取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夏季风强度演化特征,以甘肃灵台邵寨L_9以来的黄土-古土壤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X荧光光谱(XRF)方法分别对880 ka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粘粒组分的...
关键词:黄土高原 粘土矿物 粘粒组分化学指标 古风化强度 东亚夏季风 
黄河源玛曲段全新世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成壤特征以及古气候演变被引量:3
《地理研究》2022年第8期2277-2294,共18页陈豆 肖奇立 张玉柱 王宁练 王浩宇 贾雅娜 朱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60、41971116、41971088);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20060201);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SKLLQG2107)。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源开展广泛细致的野外考察,选择位于玛曲段黄河左岸第二级河流阶地(T2)之上,赋存典型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的达尔琼东(DEQ-E)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在室内对采集样品进行了磁化率、烧失量、吸湿水、粒度、土壤微形...
关键词:黄河源 全新世 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 风化成壤特征 古气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