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冰

作品数:20被引量:8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雷瑞波赵杰臣李志军程言峰张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水科学进展》《极地研究》《海洋学报》《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与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极普里兹湾达恩利角固定冰附近局地高密陆架水的来源
《海洋学报》2023年第9期45-57,共13页韩宛彤 夏瑞彬 罗义勇 史久新 李丙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6217,42230405);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项目(IRASCC 01-01-01)。
本文采用固定冰数据集和南极象海豹获取的现场观测数据集,分析了南极达恩利角固定冰附近局地高密陆架水的变化。结果表明:首先,达恩利角固定冰存在显著季节变化,对于达恩利角冰间湖及局地高密陆架水的生成都具有重要影响。其次,达恩利...
关键词:固定冰 高密陆架水 达恩利角 南极 
基于Sentient-1A的波罗的海沿岸固定冰形变研究
《北京测绘》2022年第2期138-143,共6页王子豪 王金宁 张梦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202)。
为研究沿岸固定冰的形变特征,本文基于2018年1—3月连续获取的5景Sentient-1A雷达数据,利用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对波罗的海东北部的沿岸固定冰进行了探测。阐述了重复轨道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探测固定冰形变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差分干涉测量 固定冰 形变分析 相干性 
南极难言岛固定冰年际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极地研究》2021年第3期388-394,共7页孙晓宇 沈辉 李春花 于旭鹏 汪大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A0605902);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01-01)资助。
通过长时间序列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难言岛固定冰信息,获取了2008—2018年夏季固定冰的变化规律。利用曼努埃拉自动气象站(Manuela AWS)同期观测气象数据进行了固定冰变化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难言岛沿岸固定冰在每年11月覆盖范围最大,...
关键词:难言岛 固定冰 气温 下降风 驱动力 
中山站前沿固定冰破冰方案及船舶操纵方法被引量:2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期29-36,共8页赵炎平 张旭德 周建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579114)。
为了向“雪龙号”提供一条可行的卸货用航行水道,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雪龙2号”急需在南极大陆的中山站前沿复杂的固定冰中制订一条破冰路线。在“雪龙号”过去多年积累数据和经验基础之上,通过详细分析破冰水域的航行环境、...
关键词:雪龙2号 中山站 固定冰 冰区航行 
基于海冰分析图获取北极固定冰分布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
《冰川冻土》2019年第5期1205-1213,共9页李子轩 赵杰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407206)资助
对北极沿岸地区固定冰的分析研究,将有助于更全面认识北极海冰的变化趋势,并为进一步探索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基于美国国家冰中心发布的2008-2018年逐周/逐两周海冰分析图发展了一个数据转化处理方法,准确提取了全北极逐...
关键词:北极 海冰分析图 固定冰范围 数据处理 
2016年南极中山站固定冰冰厚观测分析被引量:3
《海洋学报》2019年第9期26-39,共14页郝光华 杨清华 赵杰臣 邓宵 杨勇 段培法 张林 李春花 崔丽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A0605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212);极地考察后勤保障
极区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极的固定冰普遍存在于其沿海地区,中山站周边固定冰一般在11月中下旬达到最厚。海冰厚度是海冰的重要参数之一,2016年在南极中山站附近3个站点(S1、S2、S3站点)共布放了4套温度链浮标,包括1套SI...
关键词:海冰温度链浮标 固定冰 厚度 温度 南极 普里兹湾 
夏季南极固定冰单轴压缩强度及试样破碎规律研究被引量:2
《极地研究》2016年第4期505-513,共9页韩红卫 雷瑞波 李丙瑞 程鹏 李志军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5007);国家海洋局"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2015-01-01);国家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项目(工信部联装[2013]417号;工信部联装[2013]412)资助
2012年11月—2013年4月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针对南极夏季固定冰单轴压缩性质开展了研究。使用冰芯钻直接在平整冰层钻取力学试样,取样冰厚为149 cm,其中颗粒冰、柱状冰和片状冰分别占采样冰芯总长度的15.4%、72.5%和12.1%;单轴...
关键词:南极 海冰 力学单 轴压缩强度破碎特征 
东南极夏季中山站邻近固定冰DMS、DMSP分布初探被引量:2
《极地研究》2016年第2期211-218,共8页张麋鸣 陈立奇 肖钲霖 
国家海洋局"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2012-2015;01-04-02;01-02-01;03-04-02);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对外合作支持项目(IC201201;IC201308;IC20151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金项目(HE150603-16(1))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529;41476172)
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中山站邻近固定冰区采集了两支海冰冰芯并首次分析其中的DMS、DMSP含量。结果表明,两支冰芯上层均含有较高浓度的DMSP+DMS,分别高达114.93及134.41 nmol·L-1。冰芯中DMS、DMSP+DMS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
关键词:海冰 冰芯 二甲基硫(DMS) 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 南极 
南极沿岸固定冰观测与研究述评被引量:5
《水科学进展》2013年第5期741-749,共9页杨清华 刘骥平 张林 赵杰臣 孙启振 李荣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6115;41076128)~~
南极固定冰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南极的局地气候变率,因此是数值模式验证的理想载体,对固定冰的观测研究结论也能用于评估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现今国际上对南极固定冰的观测和研究日渐丰富和深入,并逐渐形成了由多个国家参加的联合观测...
关键词:海冰 厚度测量 辐射 遥感 南极 
2010年春季南极固定冰反照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7
《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第7期2177-2184,共8页杨清华 刘骥平 孙启振 雷瑞波 张林 孟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6115,41076128,41106159);国家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资助
2010年春季至夏季在中山站附近的固定冰面开展了固定冰反照率观测.在春夏过渡期,观测期间的表面反照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反照率从9月的0.80下降到12月的0.62,整个观测期间的平均值为0.70.雪厚是影响反照率变化的重要因子,融化前期的反照...
关键词:南极 反照率 固定冰 海冰  辐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