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

作品数:7被引量:5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杨秀山田沈曹亚莉刘明赵军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环境科学》《可再生能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环境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及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被引量:9
《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282-284,共3页杨秀山 李军 田沈 赵军 曹亚莉 钱城 陈新芳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 ( 5 99760 2 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5 992 0 0 4)项目
为了克服PVA包埋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存在的缺点 ,采用吸附和包埋结合法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了固定化 ,并用UASB反应器以高浓度人工废水和豆制品废水为底物对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特性进行研究 .用人工废水运转的结果表明 ,最高容积负荷为 1...
关键词:吸附 包埋法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 高浓度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产甲烷菌固定化新方法及其甲烷化特性被引量:6
《太阳能学报》2002年第6期778-781,共4页田沈 赵军 曹亚莉 骆海鹏 吴创之 袁振宏 杨秀山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项目 (5 99760 2 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5 992 0 0 4)项目
为了克服以PVA为包埋介质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固定化存在的缺点 ,采用吸附和包埋结合法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固定化 ,并用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处理人工废水和豆制品废水 ,对其特性进行研究。用人工废水运行的结果表明 ,最高容积负荷为 14 7k...
关键词:包埋法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 甲烷化作用 吸附法 有机废水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3
《可再生能源》2002年第4期10-13,共4页赵军 曹亚莉 骆海鹏 杨秀山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5997602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992004)项目。
为了克服用PVA固定甲烷八叠球菌存在的缺点,而采用吸附包埋法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了固定,并用人工配制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对吸附包埋的甲烷八叠球菌特性进行了研究。55d的运行数据表明,吸附包埋的甲烷八叠球菌在处理人工废水时取得了明显...
关键词:吸包法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 废水处理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反应器 接种物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提高甲烷化作用研究被引量:8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9年第S1期80-83,共4页田沈 杨静 张伟 郑颖 刘明 汪洪杰 杨秀山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用聚乙烯醇( P V A) 为包埋剂对甲烷八叠球菌( Methanosarcina ) 的富集培养物进行固定化, 并以甲醇为唯一碳源对其产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甲醇为唯一碳源时,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与非固定化甲烷八叠...
关键词: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豆制品废水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处理豆制品废水研究被引量:3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2期63-69,共7页杨秀山 田沈 郑颖 张伟 刘明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利用实验室规模的两步厌氧消化器,以厌氧絮状污泥及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对酸化反应器接种,用厌氧颗粒污泥对甲烷化反应器接种处理豆制品废水,试图阐明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在此工艺运转中的作用.反应器的平均水滞留期为111h,最...
关键词:固定化 甲烷八叠球菌 豆制品 废水处理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研究——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被引量:12
《中国环境科学》1998年第4期356-359,共4页杨秀山 田沈 郑颖 张伟 刘明 汪洪杰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用实验室规模的UASB反应器处理豆制品废水培养厌氧颗粒污泥。通过对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的产气率、进出水COD、水滞留期(HRT)、进出水挥发酸(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所产气体的甲烷含量等的变化分析和对颗粒污泥中优势产...
关键词:UASB 厌氧颗粒污泥 甲烷菌 固定化 废水处理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研究—─甲烷八叠球菌富集分离和固定化被引量:8
《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第3期268-271,共4页杨秀山 田沈 杨静 汪洪杰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用亨盖特(Hungate)厌氧技术,以甲醇为唯一碳源获得了甲烷八叠球菌的富集培养物,以甲醇或乙酸钠(或两者各50%)为碳源滚管培养,获得了以甲烷八叠球菌的分离培养物。用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对甲烷八叠球菌sp固定...
关键词:固定化 甲烷八叠球菌 废水处理 富集 分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