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

作品数:1579被引量:1430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田鹏辉李建兵王道春黄华生刘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刑事被害人运动是否正在兴起?——以刑事和解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1-7,共7页蒋志如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治视野下的刑事合议庭研究>(15XFX011)
刑事和解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程序主体为刑事被害人,其作为一种权利保障运动在"二战"后兴起。在中国,从法律文本的角度看,其系列权利从1979年起逐渐得到保障,特别是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的刑事和解程序对此作出的规范。但是揆诸既有司...
关键词:被害人 刑事和解 诉讼权利 权力主导 
刑事被害人救助和社会救助关系之省思
《法治社会》2016年第6期9-15,共7页刘灿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救助法律问题实证研究--以犯罪被害人救助为视角>(11BFX1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刑事被害人救助和社会救助都是为处于困境的公民提供帮助的制度。目前两项制度具有较大差异,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但这并非合理的制度安排,未来在对相关制度进行顶层设计时,应当将刑事被害人救助纳入社会救助的范畴内。
关键词:被害人救助 社会救助 实然关系 应然关系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9
《兰州学刊》2016年第12期127-134,共8页万毅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刑事诉讼法解释学的原理及其运用研究"(项目编号:14AFX014)的阶段性成果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保障问题,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并影响到司法实践。相关分歧意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被害人当事人地位的合理性问题。虽然理论上有人质疑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名不副实且实务中...
关键词:被害人 当事人 权利类型 自由 损害赔偿 
女性性工作者刑事被害问题实证分析及其权益保护——以2005—2014年间100个案例为样本的分析被引量:1
《中国性科学》2015年第8期117-124,共8页尹振国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法学一般项目13BFX057);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特殊群体权利保护与犯罪预防创新团队课题).
我国性产业的长期存在是现实,女性性工作者处于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容易成为刑事被害人。通过对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互联网上刊载的以女性性工作者为被害人的100个刑事案件为样本,以“破窗理论”和“标签理论”为分析工具,揭示女性...
关键词:性工作者 卖淫嫖娼 被害人 破窗理论 标签理论 人权 
中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现状、突围与立法建构被引量:4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9,166,共9页赵国玲 徐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救助法律问题实证研究--以犯罪被害人救助为视角>(项目编号:11BFX120)
当前被害人国家救助在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推动下,处于政策主导和全面探索的阶段,不仅实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理上同样也面临知识重复生产的困局。实务中的问题主要是统一性立法缺失导致的,而学理中的重复则主要是缺乏对实践的关...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国家救助 被害人补偿 
刑事被害人救助立法根基的比较与重构——从救助和补偿的概念之争谈起被引量:2
《东南学术》201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赵国玲 徐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救助法律问题实证研究-以犯罪被害人救助为视角"(项目编号:11BFX120)
被害人救助和补偿的概念之争,掩盖了对立法根基的选择与追问,从而产生了救助对应恩恤而补偿对应国家责任的"脸谱化"效应,使各种正当性理论泾渭分明、非此即彼。多元化地理解立法根基是可能而且必要的。综合理论认为,社会正义的内涵分配...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刑事被害人救助 救助立法 被害人补偿 
被害人救助的公众认知与立法选择被引量:3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65-69,共5页赵国玲 徐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救助法律问题实证研究-以犯罪被害人救助为视角"(11BFX120)
社会公众对被害救助制度的立场和态度,反映其对相关立法的接受程度。趋同的公众认知是法律制定的重要推动力,而较高接受程度的立法,又能够保障法律执行的实效。按照专业和职业的标准,将社会公众划分为普通社会公众、一般法律从业人员和...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救助 公众认知 立法 
未成年人刑事被害的特征研究--以S省的统计为例被引量:4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4期61-66,共6页李豫琦 单舒平 崔梦社 褚宸舸 郝鹏涛 
共青团陕西省委“面对面”主题调研项目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吸毒管制正当性与吸毒者人权保障法律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0CFX02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社会转型与城市化进程中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控制”阶段性成果,编号:09XJA820009
本文根据对S省2012年全年和2013年1-9月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刑事犯罪立案情况的统计分析,了解到在侵害未成年人的主要犯罪类型方面,侵犯人身权利的以故意伤害、强奸和拐卖为主,侵犯财产权利的以盗窃抢劫为主,其他以交通肇事、寻衅滋事为...
关键词:未成年人 刑事被害 实证研究 立案统计 
我国大陆地区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论纲被引量:6
《时代法学》2014年第2期12-27,共16页秦宗川 
全国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心理疏导与犯罪防范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BFX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我国大陆地区刑事被害人保护措施虽长期存在,但并未形成专门且自成体系的制度。"有意"且专门的被害人保护制度得以初步成型的时间不过七、八年之久。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的类型整体上可区分为程序性保护制度和实体性保护制度。程序性保...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保护制度 程序性保护 实体性保护 论纲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济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48-54,共7页黄华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法立法研究"(07BFX060)阶段性成果
我国近年来开展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济的实践探索具有救急解困、政策驱动、地域和部门差异明显、个案救助、注重维稳考量等特点。它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定位失准,条件苛刻;政策驱动,规范不足;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雷大雨小,杯水车薪;变相维稳...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国家救济 国家救助 国家补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