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

作品数:1579被引量:1430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田鹏辉李建兵王道春黄华生刘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人民检察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事被害人代表诉讼制度的构建——以集资诈骗罪为例被引量:4
《人民检察》2019年第7期59-61,共3页张文波 林强 
在集资诈骗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如何确定集资参与人的诉讼地位,进而在依法保障其诉讼权利的同时保证案件审理依法、有序、高效进行,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集资参与人并不是诉讼法上的规范概念,其诉讼地位与相应的诉讼权利仍有待研究与...
关键词:集资诈骗罪 代表诉讼制度 刑事被害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诉讼地位 诉讼权利 审理过程 
法国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及其启示被引量:4
《人民检察》2016年第19期71-74,共4页赵航 
出于“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根基,法国对被害人的权益保障历来格外重视。从法国经验看,对被害人的法律援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而是一个反映了社会制度、经济结构、公共福利等多维度的社会问题。笔者对法国的被害人法律援...
关键词:法律援助制度 刑事被害人 法国 权益保障 法律问题 社会制度 经济结构 社会问题 
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工作实证分析--以完善被害人司法救助运作机制为视角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16年第5期35-37,共3页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李存海 李德军 葛晓娟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2015年控申检察主题调研中标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刑事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一般可以通过和解、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另行起诉等方式,由被告人及其他赔偿义务人依法赔偿。然而,部分刑事案件因长期无法侦破、证据不足以认定责任者、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或赔偿能力不...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司法救助 实证分析 救助工作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运作 检察 依法赔偿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诉讼地位比较——以中国内地和澳门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14年第12期71-73,共3页赵文静 
刑事被害人是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之人,其在公诉案件中的诉讼地位直接决定了对其保护的程度。我国内地刑事诉讼法中虽然确定了刑事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却未赋予被害人相应的诉讼权利;在澳门地区,被害人成为辅助人后作为刑事诉讼主体,享...
关键词:公诉案件 诉讼地位 刑事被害人 刑事诉讼法 诉讼权利 辅助人 刑事诉讼立法 人的诉讼 当事人地位 澳门地区 
检察机关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实践分析被引量:6
《人民检察》2014年第3期56-58,共3页任孔全 曲海舰 黄启军 
刑事被害人救助,是指国家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在其无法及时有效地通过诉讼程序从侵害方获得赔偿,致使经济和生活处于严重困难时,给予其适当的经济补偿的一种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救助 检察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解读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14年第3期25-29,共5页吴孟栓 张寒玉 王佳 
2013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理程序予以进一步完善、细化.《规定》是各级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
关键词: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检察院 公诉机关 刑事检察工作 被害人 少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 附条件不起诉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未成年犯管教所 刑事程序法 刑事诉讼法 司法机关 公安机关 社会调查报告 刑事被害人救助 犯罪记录封存 纠正意见 
被害人国家救济立法的路径探讨
《人民检察》2014年第1期66-69,共4页赵斌良 黄华生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济立法主要有救助模式、补偿模式、保护模式等三种模式。我国刑事被害人救济的实践探索与制度构建经历了发端、发展与发达阶段,并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依据刑事被害人国家救济制度的发展现状,应将救助模式上升为补偿模...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国家救济 救助模式 保护模式 
从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走向国家补偿被引量:15
《人民检察》2013年第21期11-16,共6页熊秋红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主要涉及救助的对象与条件、救助的范围与金额、救助机构、救助程序、救助资金等具体内容。目前,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实践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规范与地方立法三个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救助标准不统一、资金无...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司法救助 国家补偿 
刑事被害人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12年第19期78-79,共2页齐昌德 
我国现行法律并不支持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是,笔者认为,刑事诉讼中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有其必要性,主要理由如下:
关键词:精神损害赔偿 刑事被害人 刑事诉讼 现行法律 近亲属 
刑事被害人行为能力探析
《人民检察》2010年第17期16-20,共5页张少林 吴波 贾楠 
被害人实施的有关行为要产生刑法上的效力,前提之一是被害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被害人的行为能力是指在犯罪过程中,刑事被害人认识其行为的性质、作用、范围及后果等并实施相关行为的能力;不能用刑事责任能力所要求的年龄和精神...
关键词:被害人 行为能力 过错责任能力 同意能力 谅解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