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审美

作品数:218被引量:19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曾耀农张朝霞马晓虎刘奕王庆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湖南教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戏曲如何适应青年观众审美新变化
《中国戏剧》2023年第10期18-20,共3页曾静萍 
剧种的存在价值意识,需要从业者有强大的定力,以及对各个艺术部门人才“潜力股投资”般的不懈培养,剧种剧团才不会因为没有不断传承与创作的能力和成果,而被时代的洪流所没。同时,需要“居安思危”的从业心态,剧种每一辈的传承人都努力...
关键词:观众审美 潜力股 艺术品格 剧种剧团 居安思危 传承 从业者 
情出技到戏便足 新编黄梅戏《不朽的骄杨》观后
《中国戏剧》2022年第6期14-16,共3页王长安 
到底什么是“戏剧性”?本人浅见,戏剧性就是剧场性,是足以引起观众审美兴味的东西。元末明初戏剧家高明在他的代表作《琵琶记》的“开场词”中曾感叹“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其意是说一部戏倘只求博观众一笑、逗人一“乐”并不难,但...
关键词:观众审美 黄梅戏 《琵琶记》 剧场性 元末明初 戏剧性 
空里传神——川剧舞台美学语汇试释(下)
《中国戏剧》2002年第11期30-32,共3页王小遂 
戏谚云:“戏无理不服人,无情不动人,无技不惊人。”这既可看作是观众审美要求的概括,也可说是戏剧家创作经验的总结。具有突出的技巧性是中国戏曲的特色之一。无论“唱念做打”或“手眼身发步”,无不要求很高的技巧。
关键词:川剧 观众审美 创作经验 中国戏曲 戏剧家 唱念做打 传神 无情 美学 突出 
也谈写真人真事被引量:1
《中国戏剧》1997年第5期25-26,共2页
也谈写真人真事叶庭芳(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在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我们今天来谈戏剧歌颂时代的英雄,反映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人的真人真事这一话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作为文学艺术的戏...
关键词:戏剧冲突 精神文明建设 奥本海默 戏剧作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戏剧情节 写真 肖斯塔科维奇 观众审美心理 报告文学 
好一匹圣洁的白马──看《白马飞飞》
《中国戏剧》1996年第2期12-13,共2页欧阳逸冰 
好一匹圣洁的白马──看《白马飞飞》欧阳逸冰尽管"直古圣贤一孔丘",毕竟"江南才子千千万"──每每看到上海中国福利会儿艺的好戏,总在心中有这样的感慨……而这次观赏他们的《白马飞飞》,更令人思绪万千……原作中篇小说,几年...
关键词:白马 儿童歌舞剧 民族品格 观众审美心理 主创人员 动作性 自重精神 形神相依 中国福利会 少年儿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