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赔偿制度

作品数:56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何君杨临萍杨宇冠张红王宏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学杂志》《法制与经济(中旬)》《公民导刊》《湖湘法学评论》更多>>
相关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刑事赔偿制度的救济漏洞及其填补
《湖湘法学评论》2024年第4期70-80,共11页张悠悠 
我国刑事赔偿制度采取违法归责原则、无罪羁押赔偿原则,导致了合法刑事拘留不予赔偿、轻罪重判超期羁押不予赔偿、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等未羁押措施不予赔偿等救济漏洞的出现,从而使得合法权益被侵害的受害人无法得到救济。根据危险责任理...
关键词:刑事赔偿 刑事补偿 危险责任 无罪羁押赔偿原则 
论公安机关视域下我国侵犯财产权刑事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3年第36期291-293,共3页张静 
本论文由2022LL38项目资助。
受“重人轻物”的刑事政策影响,我国侵犯财产权刑事赔偿制度设计表现出赔偿归责原则不合理、赔偿义务机关不中立及与刑事诉讼程序衔接不畅等缺陷。文章建议全面贯彻刑事赔偿的责任递进转嫁原则,重设刑事赔偿义务机关,改造刑事赔偿程序,...
关键词:公安机关 侵犯财产权 刑事赔偿 赔偿原则 
论我国刑事赔偿制度的程序缺陷及完善对策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61-64,共4页刘娉 
《国家赔偿法》颁布并实施20多年来,刑事赔偿程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法学理论进一步深化,对刑事赔偿程序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基于对刑事赔偿程序的相关理论展开研究,通过借鉴全球范围内其他国...
关键词:刑事赔偿程序 滞后性 立法现状 
新刑事赔偿制度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之影响
《公民导刊》2016年第11期42-43,共2页李恩镇 李留阳 
“为更好理解和把握“两高”《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内容,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解释”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对公安执法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以确保公安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
关键词:刑事赔偿制度 执法办案 公安机关 法律若干问题 刑事赔偿案件 公正文明执法 出台背景 公安执法 
浅议我国刑事赔偿制度之完善
《活力》2016年第10期114-114,共1页张原 
根据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书,我们可知国家的主权是属于缔结社会契约的全体人民,而政府不是社会契约的一方,因而人民才是国家主权的享有者,而不是政府。政府只是介于国家和人民中间,帮助人民管理的组织。当政府在管理过程中违背...
关键词:刑事赔偿制度 现状 发展方向 
迈向法治的刑事赔偿制度
《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2期149-156,共8页何君 
近年来,“浙江张氏叔侄案”“萧山五青年案”“王本余案”“福清纪委爆炸案”“呼格吉勒图案”“念斌案”等刑事赔偿案件,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刑事赔偿案件虽然整体数量不多,但被关注度和社会影响极高;故在坚决防止和依法纠...
关键词:刑事赔偿制度 刑事赔偿案件 法治 社会舆论 社会影响 冤假错案 依法处理 爆炸案 
《刑事赔偿解释》起草原则之解读被引量:2
《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2期157-162,共6页何君 
《国家赔偿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是新中国在保护人权方面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国家赔偿法设专章规定了刑事赔偿,标志着我国刑事赔偿制度的正式建立。鉴于当时我国对刑事赔偿制度的研究有待深入、国家财力较弱等原因,
关键词:刑事赔偿制度 《国家赔偿法》 解读 草原 国家财力 新中国 
刑事赔偿:美国法的经验与中国制度的完善被引量:2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12-126,103,共15页杨临萍 何君 
对刑事冤错案件的受害人给予合理赔偿,是我国当前理论与实务部门的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法治中国的本质要求。随着人权保障的发展,美国近些年逐步重视刑事赔偿制度,在赔偿程序、举证责任、赔偿标准等各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与美...
关键词:刑事赔偿制度 国家赔偿法 赔偿标准 权利救济 制度借鉴 
浅析我国刑事赔偿制度规责原则的缺陷及其完善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26期43-44,共2页罗曼特 
新的赔偿法虽然对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和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原来与《刑法》、《刑事诉讼法》相脱节而造成的问题也作了明确的规定,使法律本身以及与相关法律之间相互抵触之处都得到了修正,但是我国刑事赔偿归责原则...
关键词:刑事赔偿 归责原则 过错规则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刑事赔偿制度
《法律适用》2013年第3期28-31,共4页杨振权 
任何刑事罪行都可能会对受害人及/或其受养人造成损失,包括人身伤亡、精神和直接及/或间接的经济损失。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亦可能会令无辜市民伤亡。导致损失。侦破罪行的过程及审理罪犯时.亦会对有关人士,包括证人.陪审员造成不...
关键词:刑事赔偿制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 经济损失 精神损失 人身伤亡 执法过程 执法人员 受害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