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论

作品数:20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龙宗智高德道孙付蒋颖孟庆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安徽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中国审计》《中国刑事警察》《法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刑事诉讼法治透视反对自证有罪原则被引量:1
《法制博览》2018年第23期197-197,共1页姜正平 
在法律建立和发展中,长期存在着两种对立的、难以融合的法学和哲学观念,反映到刑事诉讼程序中来,就使其存在着两种并存的诉讼模式:对抗式和纠问式。这两种对立、难以融合的法哲学是随着特定的传统思想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而形成的,要想...
关键词:刑事诉论 反对自证有罪 原则 
谈侦查监督部门如何履行立案监督职能
《民营科技》2010年第10期75-75,共1页季永胜 
现就侦查监督部门如何高效地行使对公安机关立案监督职能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刑事诉论法 立案侦查案件 监督职能 
死刑存废面临拐点
《江淮法治》2008年第6期12-15,共4页阿计 
“通过正义的途径运输正义”是现代刑事拆论的终极价值,而“保障人权”、“司法公正”则是现代刑事诉论法制的两大基点。尤其是对于死刑——这一“以国家名义合法杀人”的最高刑罚,究竟应该设计怎样的程序正义,以避免错杀、冤杀等悲...
关键词:死刑存废 拐点 程序正义 刑事诉论 司法公正 刑事诉讼法 终极价值 保障人权 
刑事诉讼中隐私权的保护被引量:3
《中国律师》2008年第1期60-62,共3页孟庆欣 蒋颖 
在现代社会,隐私权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人格权.但由于隐私权概念的不确定性和法律的局限性。各类侵犯隐私权的案件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刑事诉讼中。如何寻求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保护与打击犯罪之间的平衡.更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侵犯隐私权 隐私权保护 刑事诉论 法律的局限性 犯罪嫌疑人 现代社会 刑事诉讼 社会关注 
反思刑诉法修改被引量:1
《财经》2007年第22期142-144,共3页段宏庆 
被列入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的《刑事诉论法(修订)》和《违法行为矫治法》,在本届人大内提起审议基本无望,难点在于部门的权力博弈。
关键词:全国人大常委会 刑诉法 《违法行为矫治法》 修改 刑事诉论 立法规划 权力博弈 审议 
站在审计与刑事诉论的边缘
《中国审计》2006年第22期68-69,共2页李婵媛 
2006年5月23日,公安部在向社会各界通报与审计部门协作打击经济犯罪的有关情况时,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高峰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工作。公安部、审计署等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各司其职,...
关键词:审计署 刑事诉论 经济犯罪侦查 部门协作 公安部 公安机关 派出机构 大案要案 
什么是附带民事诉讼
《老年世界》2006年第4期13-13,共1页刘良 
所谓附带民事诉公,就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根据被害的申请,为处理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而进行的合并审理的诉讼活动。这种民事诉公是在刑事诉论中附带解决的,所以称作附带民事诉讼。
关键词: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诉论 诉讼过程 司法机关 诉讼活动 合并审理 物质损失 犯罪行为 被告人 
再论初查——兼与《质疑经侦“初查”制度》一文商榷被引量:2
《中国刑事警察》2005年第4期36-37,共2页王峥 许昆 
为保障公民免受无理迫诉,刑事诉论的启动程序——立案历来备受关注。作为立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初查在侦查实践中已经获得普遍广泛的适用。然而,由于缺少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初查受到了质疑与非议。宋阳同志在《中国刑事警察》2004年...
关键词:《质疑经侦“初查”制度》 刑事诉论 立案 刑事侦察 中国 “初查”制度 
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及立法对策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40-42,52,共4页江华 
在我国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中证人拒不出庭作证已严重影响了诉讼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此 ,本文从证人、司法实践、立法现状三个角度分析了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原因 。
关键词:证人拒证 证人作证 立法对策 中国 刑事诉论法 证人作证制度 拒证原因 
从律师的辩护职能看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被引量:1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97-100,共4页魏敏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具有控辩制的特点。律师辩护职能的充分发挥 ,受到制度和现实的许多制约 ,造成了“控”“辩”职能的失衡 ,有碍司法公正。改变这种现状的办法之一就是实行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本文以律师辩护职能为切入点 ,提出应当...
关键词:证据开示 刑事诉论 选题 辩护职能 中国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