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配器

作品数:80被引量:13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匡君王安潮温德青吴尘姜海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视听技术》《明日风尚(下旬)》《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音色迷宫的交响化探寻——潘德列茨基《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音色音响技法研究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吴尘 
《第三交响曲》是波兰作曲家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于1988至1995年间创作的一部五乐章交响曲。文章对《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管弦乐配器手段进行逐步拆解和分析,深入探讨其音色音响技法的运用,试论其中的音色...
关键词:潘德列茨基 《第三交响曲》 管弦乐配器 作曲技术 音色音响技法 
拉威尔《水之嬉戏》中“水”形象的塑造与演奏
《艺术家》2023年第7期65-67,共3页张沛玥 
拉威尔是19世纪末法国印象派作曲家,7岁习琴,14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系统学习音乐,受法国诗歌与印象主义绘画艺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品味,在精神上与李斯特高度契合。此外,拉威尔在管弦乐配器方面的过人天赋为他的钢琴创作提供了极...
关键词:巴黎音乐学院 拉威尔 法国印象派 印象主义绘画 李斯特 创作体裁 钢琴创作 管弦乐配器 
尹明五《交响音画·韵》管弦乐配器的艺术特色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06-112,共7页王明 
尹明五创作的《交响音画·韵》以其独具一格的管弦乐语言和极具个人色彩的配器风格著称。该作品多彩的音型化织体写法,对于丰富作品管弦乐语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乐曲中另一配器特色,即复调配器处理。由于复调形式技术特点不一,因此...
关键词:尹明五 《交响音画·韵》 音型化织体 复调配器处理 配器布局 
灵魂深处的道白——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分析
《艺术评鉴》2023年第4期73-76,共4页李梦艳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生活在俄罗斯亚历山大三世黑暗统治时期,和俄罗斯当时的知识分子一样,他的思想也充满迷茫、徘徊,作品中俄罗斯民族的忧郁性与抒情性相结合是其主要特征。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旋律优美动人,和声色彩丰...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 奏鸣曲式 悲剧性 主导动机 调性布局 管弦乐配器 
杨立青管弦乐配器语言探赜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34-51,共18页任磊 尹明五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8ZD15,首席专家:徐孟东
杨立青的管弦乐作品在中国管弦乐创作历史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当代著名音乐理论家、教育家,管弦乐配器艺术是其学术研究的核心。将“音色—音响”因素作为管弦乐创作的主导性思维、总体艺术构思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杨立青 管弦乐配器 织体 音色—音响 配器布局 
浅谈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搭配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22年第3期14-16,共3页贺洋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两次性质和程度不同的东西文化交汇。从新文化运动到1978年改革开放,民族管弦乐的创作,一直沿着继承民间音乐传统、借鉴欧洲古典派和浪漫派音乐表现体系的道路前进。到了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的思想...
关键词:民族 配器 色彩 复调 艺术形式 
当代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共性追求与个性表达--以弹拨组为例被引量:4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1年第2期105-112,共8页王云飞 
以“当代”为时间跨度,以“民族管弦乐配器”为研究对象,以“弹拨组”为限定范畴,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地阐明作曲家在创作中的共性追求及包容在共性中的个性化表达。探究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方式、方法及规律,探究当代作曲家在民族管弦乐...
关键词:民族管弦乐配器 弹拨组 音色 音区 演奏法 复调织体 
浅论管弦乐配器混合音色的表现形式
《明日风尚(下旬)》2021年第5期14-16,共3页任磊 
文章以混合音色作为独立的研究主体,立足于混合音色技法最典型的、常见的应用方式,试图较为全面地对其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与整理,同时,试图将其置于西方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乐队作品中进行观察,力求探索与梳理出管弦乐配器中混合...
关键词:混合音色 表现形式 管弦乐配器 
音色的结构意义——论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配器布局
《音乐教育与创作》2021年第3期41-45,共5页石尚璇子 
一、前言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1882—1971)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优秀的指挥家和钢琴家。舞剧《彼得鲁什卡》创作于1911:年,是斯特拉文斯基俄罗斯风...
关键词:《彼得鲁什卡》 配器布局 斯特拉文斯基 《春之祭》 管弦乐配器 俄罗斯风格 芭蕾舞剧 反浪漫主义 
电影音乐中配器的新形式——电子音色的乐器化
《当代音乐》2020年第11期85-87,共3页张澳星 
科技的飞速发展引发电子音乐创作技术的不断革新,同时在电子音乐创作技术不断革新的背后,电子音色也越来越占据作曲家心中的位置,那么同时也正有一些传统作曲理论因为电子音色的加入而被打破,抑或被创新。因此,本文就将从电影音乐中管...
关键词:电影音乐 管弦乐配器 电子音色 电子音色乐器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