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温)敏核不育系

作品数:31被引量:8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吕志仁李泽炳梅明华黄鹂韦鹏霄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广东农业科学》《浙江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佳丰20S的选育及初步利用
《绿色科技》2014年第12期73-75,共3页武晓智 彭坤伦 费震江 董华林 周鹏 
国家863计划"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编号:2014AA10A604)资助
指出了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佳丰20S是利用8077S与丰两优1号杂交,然后再与蜀恢527和扬稻6号复交选育而成。它属于无花粉类型,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其不育株率、花粉不育度和自交套袋不实率均为100%。在12.5h短日下,不育临界...
关键词:籼稻 温敏核不育系 佳丰20S 选育 
光153S
《三明农业科技》2012年第1期45-45,共1页
1品种来源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1999年春,选用SE21S作母本,双光糯S作父本进行配组。经过五年十代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筛选及人工气候箱的光、温反应鉴定,于2004年育成了光身稻光(温)敏核不育系...
关键词:153S 光(温)敏核不育系 科技成果鉴定 农业科学研究院 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点实验室 人工气候箱 遗传工程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绵9S育性转换研究被引量:2
《中国稻米》2010年第6期6-8,共3页彭涛 王志 黄廷友 褚旭东 侍守佩 刘定友 项祖芬 石军 
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09ZQ026-010);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2008JY0137)
对绵9S育性转换期光温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绵9S不育系在日光照14 h,日均温28.0℃、23.5℃、22.5℃、21.5℃,处理天数15 d、11 d、7 d的光温时组合下,表现完全不育;在日光照13 h,日均温22.5℃、21.5℃,处理天数15 d的光温时组合下,育性...
关键词:光(温)敏核不育系 绵9S 育性转换 
水稻新资源光(温)敏核不育系长S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第12期1-4,共4页郑卓 段世华 贺根和 曾建军 廖信军 
江西省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水稻新质源温敏核不育材料长S的育性遗传分析"(GJJ09658)
为研究和发掘水稻两系不育系新资源,用普通野生稻与籼稻珍珠矮杂交,在其杂交后代F2群体中发现1株雄性不育突变体,选择该F2群体中可育株与该不育突变体进行测交,在测交后代群体中继续选择可育株与不育株测交直至群体农艺性状基本一致,获...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 籼稻 光温敏核不育 
中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佳丰68S的选育及初步利用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第12期2941-2943,共3页武晓智 张集文 费震江 周鹏 魏磊 董华林 张建华 徐宏书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07-620-001-003)
佳丰68S是利用"8077S"与丰两优1号杂交,然后再与蜀恢527和扬稻6号复交选育而成的携带苯达松致死基因的中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它属于无花粉类型,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其不育株率、花粉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在14.5h...
关键词:籼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佳丰68S 选育 苯达松敏感致死 
水稻粳型亲籼系与光(温)敏核不育系亲和性测定
《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第11期2649-2651,2656,共4页刘凯 杨国才 万丙良 陈志军 胡刚 游艾青 
国家"863"计划项目"超级杂交稻新种质和新组合的选育"(2004AA211090)
用15个粳型亲籼系分别与2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W9593S、GD-8S和2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5088S、N8819S进行了亲和性测定。结果表明,粳型亲籼系与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和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亲和性都较高,平均花粉育性分别为74.71%...
关键词:水稻 粳型亲籼系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 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 亲和性 
优质高产杂交中籼皖稻119
《中国农技推广》2007年第11期17-17,共1页王齐年 
皖稻119是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为母本、以广亲和恢复系WH26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该品种于2002年参加安徽省中籼C组区试。2003年继续参加省区试。并破格进入中籼稻生产试验,2004...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籼 皖稻119 优质高产 光(温)敏核不育系 农业科学研究所 广亲和恢复系 长江中下游 新品种 
三系不育系和两系不育系对温度反应的研究被引量:2
《种子》2007年第6期84-86,共3页张赛清 唐平徕 覃明 
初步分析了不同的水稻核质互作型不育系(CMS)和光(温)敏核不育系(TGMS)在不同的温度处理下,两种不同类型的不育系在败育时期、败育方式、花药和散粉特性、卡茎率、开花4天后的柱头活力等方面差别等进行初步研究,对不育系的选育提出了自...
关键词:核质互作型不育系成果 光(温)敏核不育系 温度效应 研究 
光身稻两用核不育系光153S的育性特性观察被引量:2
《福建稻麦科技》2005年第3期1-2,9,共3页张建新 黄建鸿 陈建民 胡昌泉 洪伟雄 程天杰 
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2002N069)
对光身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光153S的育性转换、光温临界值和开花习性等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光153S为典型的晚熟核不育系。(2)光153S在三明自然条件下的稳定不育期在89d,与CK(SE21S)相当。(3)光153S经人工气候箱鉴定表明:雄性不育临...
关键词:光身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育性转换 开花习性 
携带显性半矮秆基因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第10期1789-1790,共2页程灿 吴跃进 童继平 吴敬德 刘斌美 张瑛 袁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86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1041103)资助项目。
为了明确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导入不育系后对配组一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对新育成的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D1S和D2S作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显矮光敏核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多优于对照不育系培矮64S。因此只要选择一定类型的...
关键词:光(温)敏核不育系 配合力 杂交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