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薄膜太阳电池

作品数:76被引量:17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赵颖沈辉耿新华侯国付许颖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该用何种金属纳米颗粒来提升硅薄膜太阳电池的效率?被引量:2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21年第17期16-32,共17页李海龙 杨盛谊 张珍衡 胡津铭 蒋玉蓉 唐利斌 
提升光电转换效率一直是太阳电池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等离激元共振效应提高硅薄膜太阳电池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手段。入射光在金属/半导体界面处产生的等离激元增强散射机制能有效增强有源层对入射太阳光的吸收,从而提高能...
关键词:薄膜 薄膜太阳电池 等离子体激元 光电转换效率 铝纳米颗粒 单晶硅 
基于1/f噪声表征研究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光致退化机理
《太阳能学报》2021年第5期230-233,共4页程基宽 胡林娜 何亮 郭永刚 宋志成 屈小勇 
太阳电池的可靠性是决定光伏产品性能与寿命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太阳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各种退化与可靠性问题都与电池中的缺陷性质密切相关。该文选用1/f噪声对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中缺陷性质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非晶硅电池中1/f...
关键词: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带尾态缺陷 光致衰减 1/f噪声 
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电致发光与I-V特性研究被引量:1
《光电子.激光》2019年第5期459-467,共9页陈文志 张军 段亚凡 郑高峰 杨惠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5408);泉州市科技项目(2016G056);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70472)资助项目
研究了薄膜太阳电池电致发光特性,并运用AAA极太阳模拟器测试其I-V特性。采用高灵敏度光谱仪检测薄膜电池电致发光的光谱波长在860-1200nm之间,讨论其对应禁带宽度为1.12eV;运用制冷的CCD相机探测电致发光的EL图像.分析不同的薄膜电池...
关键词:薄膜太阳电池 电致发光 光谱 正向偏压 
等离激元共振增强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性能研究
《半导体光电》2018年第3期354-359,372,共7页邵珠峰 王婷 王含 姜皓文 张宇峰 钟敏 杨秀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74009;61575029);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Z2016002);渤海大学博士启动项目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表面沉积了不同粒径大小的Au纳米粒子,利用粒径大小可调控的Au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效应(LSPR),对入射光中的可见光区域实现"光俘获";采用UV-vis吸收光谱对LSPR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AU纳米粒子 光俘获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表面补偿的高雾度ZnO∶Al及其在硅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人工晶体学报》2017年第10期1930-1935,共6页彭文博 刘大为 高虎 黄艳红 杨彦斌 于威 
华能集团科技项目(TW-13-CERI01)
采用稀盐酸对磁控溅射法制备的平面掺铝氧化锌(ZnO∶Al,AZO)薄膜表面进行湿法刻蚀制绒,分析了盐酸浓度和刻蚀时间对AZO薄膜表面的形貌特征和光电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湿法刻蚀导致AZO薄膜表面呈现大尺度的陨石坑形貌特征,随刻蚀时间增...
关键词:掺铝氧化锌 湿法刻蚀 太阳电池 雾度 
柔性聚酰亚胺衬底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空间可靠性研究被引量:3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2016年第2期219-221,共3页朱美光 曹娜娜 许永毅 
重点分析了柔性聚酰亚胺衬底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结构、材料和工艺特点,认为非晶硅薄膜制备工艺和材料本身、聚酰亚胺以及其他封装材料是影响柔性聚酰亚胺衬底非晶硅太阳电池可靠性的关键因素。研究了这些关键材料的典型失效模式及其对柔...
关键词:非晶硅 聚酰亚胺 失效模式 空间可靠性 
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户外衰减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陇东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22-24,共3页杨娜娜 
庆阳市科技支撑项目(K2 2015-17)
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会发生光致衰减,而这种衰减特性对电站的安装有很大的影响,导致安装容量无法准确地估量。本文对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进行了户外衰减测试,得到电池IV参数随着季节变化的衰减特征以及开路短路状态...
关键词:非晶硅 太阳电池 光致衰减 等效电路 
硅薄膜太阳电池表面纳米线阵列光学设计被引量:1
《物理学报》2016年第7期16-23,共8页耿超 郑义 张永哲 严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302081,61575010,61574009,11274028,11574014);北京市科技新星(批准号:Z141109001814053);北京市科委先导与优势材料创新项目(批准号:Z151100003315018,Z151100003315004,Z151100003515003);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批准号:KLSMS-1404)资助的课题~~
陷光结构的优化是增加硅薄膜太阳电池光吸收进而提高其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以硅纳米线阵列为代表的光子晶体微纳陷光结构具有突破传统陷光结构Yablonovith极限的巨大潜力.通常硅纳米线阵列可以用作太阳电池的增透减反层、轴向p-n结、径...
关键词:光子晶体 硅纳米线阵列 有限时域差分法 太阳电池 
金属光栅和光子晶体背反射提升硅薄膜太阳电池光吸收的研究被引量:2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6年第5期101-107,共7页何孝金 刘敏 张姚姚 刘雪芹 
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项目(cstc2015jcyjA50033)
陷光是改善太阳电池光吸收进而提高其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以金属铝光栅、反蛋白石结构三维光子晶体(3DPC)以及光子晶体和金属光栅叠层分别作为硅薄膜太阳电池的背反射结构对电池...
关键词:光栅 太阳能电池 陷光技术 金属光栅 光子晶体 
亚元对称双光栅增强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吸收率
《光学学报》2016年第3期218-224,共7页安倩 侯金 王文珍 杨春勇 钟志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04435;11147014);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CFA052);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CZW15044)
提出在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吸收层的上下表面采用亚元对称光栅来提高薄膜电池吸收率。采用严格耦合波分析法研究发现,对于厚度为400 nm 的非晶硅薄膜,在600-750 nm 波长范围内,这种新型光栅能有效地减少从上表面反射的入射光和从下表...
关键词:光电子学 光栅 硅薄膜太阳电池 吸收增强 严格耦合波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