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作家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晓帆胡军刘强张瑜王荣珍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解放军军事体育进修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文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失踪者档案--《改选》与《月食》之间的李国文及其创作
《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23-32,共10页邵部 
在文学史的叙述中,李国文在新时期的"复出"直接与20世纪50年代的"受难"经历相连接。其间的生命历程则被以"断代史"的方式单独处理,变成了一段可以被自由剪辑的时间。这是那一批重回新时期文坛的"归来者"普遍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李国文...
关键词:归来作家 失踪者 李国文 地下文学活动 
归来者的位置:“高晓声访美”与《陈奂生出国》被引量: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2期182-197,共16页杨晓帆 
1991年高晓声重续"陈奂生系列",并以1988年访美经历为本事创作终篇《陈奂生出国》。本文聚焦高晓声1981年、1988年两次访美对域外经验和中国问题的认识转变,探讨其重续陈奂生系列的形式考虑与思想根源,反思右派作家新时期"归来"后创作...
关键词:高晓声 陈奂生 访美 归来作家 
经验性讲述与修正式重述——论“归来作家”之“文革书写”中的爱情话语
《当代文坛》2016年第3期129-132,共4页王荣珍 张文东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传奇’传统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BZW113
"归来作家"的"文革书写"有一种雷同的爱情话语模式:"民女救书生"的爱情结构和"农夫与蛇"的爱情解构,作者相应扮演了爱情故事的生产者和破坏者两个角色。这一模式的产生源于"归来作家"经历了由落难者到革命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变,使其爱情...
关键词:归来作家 爱情话语 讲述 重述 
尴尬和矛盾的写作——新时期之初“归来”作家创作问题分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66-71,共6页宋文坛 
"归来"作家在新时期之初的人道主义立场和历史反思态度促进了当时启蒙思潮的生成和发展,促进了新时期之初"人的觉醒"。但他们的精神立场和创作也表现出内在的矛盾和困惑,在作家的自我身份认同和话语认同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归来"...
关键词:“归来”作家 新时期之初 身份 “忠诚”表白 合法性 
解放初期海外归来作家的主体精神评析——以萧乾为个案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78-81,共4页王建斌 
在1949年"天翻地覆"的大转折时期,以萧乾为代表的众多旅居海外的作家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驱使下回到了祖国,自觉地改造自我、歌颂时代,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对人生、对文学的无比真诚的主体精神,这种精神应成为当下消费时代的作家们...
关键词:萧乾 主体精神 真诚 民族认同感 
“归来”作家的苦难叙事与自我认同被引量:2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期22-25,共4页胡军 
新时期“伤痕”、“反思”小说的苦难叙事与其自我认同有着深刻的关系。虽然“归来”作家揭示了中国几十年来的政治运动对人的精神与肉体的迫害摧残,但他们的用心显然在于刻意强调自我无怨无悔的忠诚。在新时期之初,这正是知识分子获...
关键词:“归来”作家 苦难叙事 自我认同 话语与权利 
“载道者”的浮沉与困惑——“归来作家”文学价值观的时代流向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92-94,共3页李益长 
通过透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归来作家群”,我们可以看出自由在他们心灵中的一定程度的匮乏,他们骨子里头传承的“五四”文学强烈的功利性和建国前后长期的政治对于社会思想文化的引导,使得他们在面对新时期激变的社会状貌时,与传统文...
关键词:载道者 归来作家 价值观 时代流向 
论“归来作家”在小说艺术上的创新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3年第5期32-34,共3页刘慧珍 
关键词:“归来作家” 小说艺术 创新 现实主义 视觉形象 心理形象 意识流手法 心理结构 情节结构 黑色幽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