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话语

作品数:24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迎丰郑新岑优波李杭春杜晓光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池州学院学报》《写作(中)》《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巩固家庭到生产建设:戏曲电影《刘巧儿》的爱情话语嬗变
《榆林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王文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3CZW047);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领航人才基金项目(LHRCTS23037)。
1950年代中后期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宣传的需要,大量婚姻题材电影应时而出。在延安时期通过不同文艺形式改编而为人熟知的“刘巧儿”,也被改编成带有时代印记的电影《刘巧儿》。有意味的是,影片通过以个人本位对群体本位话...
关键词:刘巧儿 婚姻法 爱情话语 妇女解放 
继后形象与中国社会女性自我实现审美想象的变化
《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87-97,共11页周文萍 
广州市宣传思想文化优秀创新团队项目“转型社会与中国故事的现代书写研究”阶段性成果。
从1998年《还珠格格》里在男性中心爱情话语下被妖魔化的“恶皇后”,到2018年《如懿传》中婚姻话语下的幻灭者与《延禧攻略》中职场话语下的失败者,近20年来清宫剧里的继后形象转变反映了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女性自我实现审美想象的变化...
关键词:女性自我实现 审美想象 爱情话语 职场话语 
E.T.A.霍夫曼小说《沙人》中的爱情话语与交流媒介
《德语人文研究》2018年第1期7-13,共7页岳子涵 
本文从文化学视角出发,以E.T.A.霍夫曼小说《沙人》为文本对象,以交流媒介为切入点具体考察文本中所蕴含的爱情语义,借以观照19世纪市民社会的爱情话语转变。
关键词:爱情话语 交流媒介 沙人 霍夫曼 
经验性讲述与修正式重述——论“归来作家”之“文革书写”中的爱情话语
《当代文坛》2016年第3期129-132,共4页王荣珍 张文东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传奇’传统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BZW113
"归来作家"的"文革书写"有一种雷同的爱情话语模式:"民女救书生"的爱情结构和"农夫与蛇"的爱情解构,作者相应扮演了爱情故事的生产者和破坏者两个角色。这一模式的产生源于"归来作家"经历了由落难者到革命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变,使其爱情...
关键词:归来作家 爱情话语 讲述 重述 
情与灵的历史呼应——《诗经》和宋词人的爱情话语之比较研究
《写作(中)》2016年第4期55-56,58,共3页周建梅 
《诗经》中的情歌吟唱与宋词中的爱情话语遥相呼应:既有爱情惝恍美妙的高峰体验描写,又有“伤心人”爱而不得其爱、爱而失其所爱的情殇苦况言说、以及对情殇所致痛苦相类似的灵魂救赎方式……情之阻厄在《诗经》中不光来自于外界,有...
关键词:诗经 宋词 爱情话语 
老舍和李光洙作品中的爱情话语论析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69-75,共7页金明淑 
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韩国学振兴事业团)主持;2013年度韩国政府(教育部)经费资助研究并出版(项目编号:AKS-2013-OLU-2250004)
老舍和李光洙作为中韩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对中韩文学由近代迈向现代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无不使命感地去迎接个性主义和妇女解放的时代思潮,不无权威地解析这股西方先进思潮在中国和韩国社会的植根、发芽和成长的趋势...
关键词:老舍 李光洙 爱情形态 爱情话语 
时代夹缝中的人性张力——浅析《红豆》的爱情话语被引量:4
《扬子江(评论)》2010年第4期61-65,共5页郑新 
王维的那首五言绝句《红豆》几乎成了相思的代言,永久地贮留在了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中,让人遐想不已。而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宗璞也有一粒《红豆》,它以其丰富多义的思想文化内涵和优美婉转的艺术格调而成为当代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短篇...
关键词:中国知识分子 爱情 宗璞 红豆 中国当代文学史 十七年 人性 特定时代 女性话语 革命道路 
文化心理-语境-语用——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话语为例被引量:1
《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6期151-152,共2页罗震山 
语境是语言运用的生命,语言表达、语言理解都离不开语境。语用离不开语境,任何语用现象都只能生成和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之中。民族文化是语用现象生成和运用的机制,是语境的核心因素。语境和语用都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和制约。
关键词:文化心理 语境 语用 
陌生的爱情话语——浅析“十七年”小说的爱情书写模式被引量:3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7-21,共5页岑优波 李杭春 
"十七年"文学中爱情书写空间狭小,但有关爱情的文字依然存在。论文聚焦"十七年"爱情小说书写的两大主要模式:战争爱情与劳动爱情。前者圣洁而悲壮,后者功利而理性;同时分析两大模式下爱情书写在心理纵深度、艺术表现力、时代烙痕、女性...
关键词:“十七年” 小说 爱情 战争 劳动 
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爱情叙事的话语修辞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05-109,共5页居学明 
"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叙事属于典型的宏伟叙事,叙事的根本目的在于把各类话语整合进代表国家意志的政治话语的序列里来。爱情话语因为代表着人的自然欲求,它与来自人的理性设计的政治话语相抵触,成为政治话语规约的重要对象。在...
关键词:“十七年” 小说 农业合作化 爱情叙事 政治话语 爱情话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