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心态

作品数:15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程国赋张伟赵红卫王喜伶李晓明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潍坊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湘南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陇东学院学报》《短篇小说(原创版)》《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文教资料》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隐士归隐心态管窥被引量:2
《中国文化论衡》2017年第2期93-109,共17页张伟 
中国古代隐士的归隐,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有的先官后隐,有的先隐后官,有的半官半隐,还有的终身隐居.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隐士们归隐的心态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心态又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归隐方式.经世有险易,隐显自存心,即使同一种归隐形态...
关键词:古代隐士 归隐 心态 
论向子諲晚年的归隐及其隐逸词
《文教资料》2017年第33期111-113,共3页任奇霖 
向子諲在五十四岁时挂冠归去,终身归隐芗林,淡忘世事,悠游卒岁。作为一个深受儒家伦理的熏陶的士大夫,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本就是应尽之务,但词人从早年的积极用世到勇于抗金,再到绍兴八年(1138)主动请辞致仕,这期间行为的巨大反差,都可...
关键词:向子諲 隐逸词 归隐心态 
论清初南北贰臣诗人的归隐心态的差异被引量:1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78-81,共4页刘丽 
201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易代视域下的清初叙事诗研究(项目编号:14XZW016)的阶段性成果
明清鼎革之后,相当部分的前明官员选择了与清廷合作,成为所谓的"贰臣"。这些贰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时的著名诗人,他们根据地域可划分为南北两大诗人群体。南北贰臣诗人由于来自不同的地理环境,秉承着不同的人文传统,这使他们在政治追...
关键词:清初 汉官 疏离心态 
《归田赋》与《归去来兮辞》归隐心态对比研究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7Z期57 59-57,59,共2页黄志程 
张衡的《归田赋》作于东汉时期,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则作于东晋时期,二者均叙述了归隐之志,都用许多笔墨书写了归隐的乐趣,但由于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生活背景、个人心态的不同,二人在两篇作品中所反映的归隐心态也各有差别,这也使...
关键词:归田赋 归去来兮辞 归隐心态 
《归田赋》与《归去来兮辞》归隐心态的比较
《赤子》2014年第1期45-45,共1页王凡 
《归田赋》与《归去来兮辞》作为我国古代以“归隐”为主题的两篇著作,其创作构思与表现手法都颇为相似,但同作为描写田园山水之乐的文章,两者所处的境界却不尽相同,笔者就假借此文来对这两者的归隐心态进行简要对比。
关键词:《归田赋》 《归去来兮辞》 归隐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陶渊明归隐心态重探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第8期125-126,共2页蒋东玲 陈冰荷 
陶渊明因其诗文平淡自然、物我一体的风格和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田园之举被后世许多文人士子奉为人格高标和精神归宿。他在归隐后所作的许多田园诗和一些散文中表达了一种委运任化、怡然自得的心态。例如,他的《形影神赠答诗》云:...
关键词:陶渊明 平淡自然 委运任化 
张衡和陶渊明归隐心态探析——以《归田赋》和《归去来兮辞》为中心被引量:1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86-90,共5页蔡德莉 
张衡的《归田赋》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均述归隐之志。结合相关社会历史背景以及西方心理学"集体无意识"可探析张衡和陶渊明二者的归隐心态之异同。
关键词:张衡 陶渊明 归隐 集体无意识 
试论北宋党争下苏门词人的心态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1年第12期141-144,共4页曹丽芳 任典云 
苏门词人最初大都抱有一种积极的参政意识入仕,但愈演愈烈的党争使他们的用世之心受到打击,也使苏门词人产生了畏惧诗祸、文祸的心理,用世之心日渐消退而归隐之心日趋增加,佛老思想成为他们在遭遇党争打击后新的精神寄托。
关键词:苏门词人 北宋党争 归隐心态 
浅谈沈从文的归隐心态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年第5期150-150,133,共2页曹丽芳 
归隐是历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影响着从古到今的文人名士,沈从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重在通过分析沈从文的归隐心态来达到阐释其独特人格魅力以及深入了解其作品的目的,进而肯定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沈从文 归隐心态 湘西世界 
论王之道《相山居士词》的忧患情怀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87-90,共4页曹秀兰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宋南渡时期安徽词坛研究"(AHSK09-10D153)阶段性成果
王之道《相山居士词》存词近二百首,词集中有很多唱和之作,表现了他忧时忧民的积极心态。节序词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的政治苦闷。还有一部分词,王之道借陶渊明和苏东坡表达远离政治、意欲归隐的心态。
关键词:王之道 《相山居士词》 忧时忧民 政治苦闷 归隐心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