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作品数:17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楼梦》《水浒传》管窥文化隐士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学研究辑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文天下》《东岳论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运河驿站诗与明清社会文化——以新嘉驿女子题壁诗为例
《东岳论丛》2024年第10期14-20,共7页张伟 王占一 
运河驿站是明清时期政客、商贾、文人士子的集散地和社会文化的交流场,运河驿站诗的创作也百卉千葩,且诗作中以题壁诗居多,其中女子题壁诗最为亮眼,成为反映明清社会文化的重要名片。新嘉驿女子题壁诗见于明末万历年间,一经发现便引发...
关键词:运河驿站诗 新嘉驿女子题壁诗 明清社会文化 
数字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逻辑关联、实践原则和发展路径被引量:11
《山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11期5-11,共7页张伟 
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深刻理解和系统把握“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要求的精神实质,主动迎合、积极应对数字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文化数字化 逻辑关联 实践原则 发展路径 
互通与碰撞:明清时期外国人的大运河书写
《中国文化论衡》2022年第2期108-118,共11页张伟 王占一 
明清时期,大运河上迎来了一批来华的外国人。明代,崔溥行经大运河全程并完成了“秘密报告”《漂海录》,策彦周良两度来华并亲撰《入明记》,利玛窦来华后沿大运河北上朝见明帝并于晚年写成《利玛窦中国札记》。清代,中外交流减退,但仍有...
关键词:明清 外国人 大运河 民俗 
互《水浒传》之文,见《红楼梦》之义--《红楼梦》与《水浒传》互文性琐论
《人文天下》2020年第24期96-102,共7页张伟 杨峰 
复旦大学第三批人文社会学科传世之作学术精品研究项目“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集成”的阶段性成果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中英雄传奇类经典,作者“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①,其艺术成就深深影响了后世小说创作。《红楼梦》汲取《金瓶梅》的创作经验,化俗为雅,体现了中国古代世情小说的最高成就,被脂砚斋誉为“深得《金瓶...
关键词:《红楼梦》 中国古代小说 英雄传奇 世情小说 脂砚斋 《金瓶梅》 《水浒传》 后世小说 
互《水浒传》之文,见《红楼梦》之义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6期216-216,共1页张伟 杨峰 
《红楼梦》的创作明显受到了《水浒传》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文”关系。《红楼梦》借径《水浒传》的地方不—而足,套用脂砚斋的话,称《红楼梦》“深得《水浒》壸奥”似亦不过分。由于曹霄芹在心目中“固以《水浒传》为范本”,...
关键词:《水浒》 《红楼梦》 脂砚斋 《水浒传》 壸奥 
互《水浒传》之文,见《红楼梦》之义——《红楼梦》与《水浒传》互文性琐论被引量:6
《东岳论丛》2019年第10期157-163,共7页张伟 杨峰 
复旦大学第三批人文社会学科传世之作学术精品研究项目“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集成”的阶段性成果
《红楼梦》的创作明显受到了《水浒传》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文”关系。《水浒传》构成了认识《红楼梦》的重要“前理解”。《红楼梦》研究中若干争议性问题,置于这种互文关系中理解可以得到有效阐释。分析《红楼梦》在人物形...
关键词:《红楼梦》 《水浒传》 互文性 
苏曼殊小说中的现代曙光
《中国文化论衡》2019年第1期198-207,共10页张伟 
苏曼殊的小说,自觉融合了西方现代观念,在民国初年的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他以对"人"的关注、悲剧意识的显现以及艺术形式的现代转型突破并超越了中国传统的小说观念和艺术技巧,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性品格,开辟了当时文坛的新格局。
关键词:苏曼殊 小说 现代性 
贾政原型为曹頫考
《人文天下》2018年第24期115-119,共5页张伟 
《红楼梦》所叙的故事与曹寅的家族经历存在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的复杂联系,深入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认识这些复杂联系的必由之路。作为宝玉、元春的父亲和荣府地位最高的男性掌家人,贾政是贾府众多人物中位高权重、尊贵而特殊一个。...
关键词:《红楼梦》 
先秦诸子口传理念探析被引量:2
《齐鲁学刊》2018年第6期95-100,共6页张伟 
先秦诸子在游说诸侯宣传自己主张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从传者和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如道家的不言之言、墨家功利的"说"、法家察言观色的"说"、纵横家顺时应势的"说"等,都是他们对语言运用问题提出的看法和评论。这些传播思想主要体现在先...
关键词:道家 墨家 法家 纵横家 口语传播 理论观念 
中国古代隐士归隐心态管窥被引量:2
《中国文化论衡》2017年第2期93-109,共17页张伟 
中国古代隐士的归隐,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有的先官后隐,有的先隐后官,有的半官半隐,还有的终身隐居.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隐士们归隐的心态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心态又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归隐方式.经世有险易,隐显自存心,即使同一种归隐形态...
关键词:古代隐士 归隐 心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