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美事件

作品数:103被引量:14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许鑫慕明春任晓亚李瑞鹏罗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安徽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法治力量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慈善法修改,助推慈善组织公信力提升
《民主与法制》2024年第8期27-29,共3页刘瑜 
自2011年“郭美美事件”开始,一些慈善机构欠缺公开透明的问题频频成为奥论焦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3)》显示,部分慈善组织思想建设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等,...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院 慈善组织 慈善机构 慈善法 监管体系 郭美美事件 慈善事业 公开透明 
新媒体时代非政府组织应对公关危机的策略选择——以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为例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25-128,共4页张慧玲 赵格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以来湘黔苗区民间信仰与乡村治理关系研究”(18CZJ023)。
当前,以微博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高互动性等特征已经发展成网络公共舆论的前沿阵地,为公关危机管理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红十字会作为非政府组织在“郭美美事件”发生后,面对公关危机管理...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公关危机 新媒体 
审计师质量、政府管制与基金会捐赠收入——基于“郭美美”事件的研究被引量:6
《中国经济问题》2019年第1期80-92,共13页李明辉 杨鑫 赵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02047;7127209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7ZDIXM069);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双一流"建设第三批"百层次"项目的资助
文章利用2005-2015年我国净资产排名前100位的基金会及其审计师数据,以是否为当年中注协综合排名"百强"所作为审计师质量的替代变量,考察了审计师质量对基金会捐赠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审计师质量对基金会下年度的捐赠收...
关键词:基金会 捐赠收入 审计师质量 郭美美事件 政府管制 
郭美美事件:在喧嚣舆情中发现真相被引量:1
《青年记者》2018年第25期41-42,共2页张东锋 
主持人的话: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固有职能,也是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的重要原因之一。舆论监督稿最能成就人、历练人,也最“折磨”人。写一篇舆论监督稿,不仅需要新闻业务技能,还需要足够的新闻理想、社会理想、内心良知,以及...
关键词:舆论监督 真相 舆情 事件 新闻媒体 社会理想 质疑精神 新闻记者 
形象修复理论视域下中国红十字会处理“郭美美事件”的策略分析被引量:1
《大连干部学刊》2018年第3期40-43,共4页王义 
按照班尼特形象修复理论的基本要求考察中国红会处理"郭美美事件"策略,其采取的否认、规避责任、减少敌意等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完全获得社会公众认可,暴露出中国红会在危机处理上的经验欠缺。总结这一事件处理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形象修复 红会 策略 
微博传播在社会公共事件中的作用——以郭美美事件为例
《长江丛刊》2016年第27期60-60,共1页王子儒 
微博作为互联网新媒体的重要发展形势,它不仅给现代人的社会交往与信息传播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通过微博在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中所形成的影响也能够看到微博传播在社会公共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以网络红人“郭美美事件”...
关键词:微博传播 社会公共事件 郭美美事件 
围观·批判·对话·对抗——从郭美美事件再谈新媒体时代舆情特点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58-61,65,共5页冶进海 
从传播叙事学来看,郭美美事件反反复复后至今仍未结束,网民们从起初围观、批判到与中国红十字会对话,再发展到对话不畅形成对抗状态,显示出新媒体背景下舆情传播的诸多特点,呈现出鱼缸效应、蝴蝶效应、破窗效应、冰山效应等一系列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 鱼缸效应 蝴蝶效应 破窗效应 冰山效应 
网络民意导入政策议程的路径思考——基于“郭美美”事件的分析被引量:1
《管理观察》2016年第14期18-19,23,共3页林彬 于天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成了当前我国表达民意、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正在改变我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方式。通过研究发现网络民意导入政策议程,还存在诸如网络民意本身的缺陷、输入的合法性、政府吸纳机制存在缺陷等问题。为此,...
关键词:网络民意 公共政策 议程设置 
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如何进行舆论引导——以人民日报对郭美美事件的报道为例
《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0期368-369,共2页顾雯丽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终端的广泛普及,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媒体,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和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在"互联网+"的模式下,网民对突发热点事件的反应越来越迅速,而传统主流媒体的反应却...
关键词:新媒体 舆论场 郭美美 党性原则 舆论引导 
新媒体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峰值”——以“郭美美事件”为例
《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8期10-11,8,共3页黄灿灿 
时至今日,"郭美美事件"仍然余波未了,成为探讨网络舆论的标志性事件。通过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郭美美事件"网络舆论扩散过程可以看出,事件在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会引发极具规模的舆论围观,出现了四次舆情峰值。进一步分析事件舆...
关键词:新媒体事件 网络舆论 “郭美美事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