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作品

作品数:31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廖久明张杰刘晓平马彦芳刘立更多>>
相关机构:乐山师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课程教育研究》《作家》《名作欣赏(上旬)》《天府新论》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出版情况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2期99-101,共3页蔡震 
人们认识、了解郭沫若,首先要阅读郭沫若的作品著述,所以郭沫若作品著述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可以说是研究郭沫若最重要也最基础的学术准备工作。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文化巨匠,他的创作活动、学术活动涉及文化领域的诸多方面,既有...
关键词:文学写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术活动 周扬 学术写作 书法创作 学术准备 翻译著作 
统编教材郭沫若作品的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33期6-8,共3页尹雪梅 
“十四五”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基于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编号:MYYB2021-039。
与鲁迅相比,统编教材选入郭沫若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可与其他作者相比,郭沫若又是统编教材选入作品相对较多的一位作家。因此,为满足教学需求,对郭沫若作品的教学还需做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统编教材 作品数量 郭沫若作品 教学需求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郭沫若作品教学探究
《前卫》2021年第29期46-48,共3页刘璐瑶 何清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标准的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对我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若干专题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研究郭沫若作品教学策略,将其应用于语文教育教学之中,有利于发展学生文本探究能力,培养理性思维与探究能...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郭沫若作品 教学策略 
灾种·文类·体验:郭沫若灾害文学发凡
《现代中文学刊》2020年第1期62-67,共6页杨兴玉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灾害书写与意义生成”(16XZW004)的阶段性成果.
郭沫若的灾害文学书写,融会了灾种性质、文类特征与作家的生命体验。初登诗坛,其水灾书写因诗歌文体与水乡记忆而生成了古韵悠长的抒情性;留学东瀛,其震灾书写因散文体式与地震体验而获得了震撼人心的写实性;投身抗战,其火灾书写因戏剧...
关键词:郭沫若作品 灾害性质 文类特征 作家体验 
郭沫若多篇作品入选统编本语文教材原因分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2期93-95,共3页廖久明 王春燕 
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尽管高中教材目前仅出版一册,郭沫若已有4篇作品入选。其原因应该有以下两个:(1)新的编写理念为郭沫若多篇作品选入奠定了基础,(2)郭沫若多种风格、体裁的作品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
关键词:郭沫若作品 统编本语文教材 原因 
关于收集、整理回忆郭沫若作品的几点想法
《郭沫若学刊》2017年第1期59-60,共2页陈永志 
前些天,久明兄来电话,要我对回忆郭沫若作品的收集整理说点想法,并说有关情况可看《回忆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谈》。当时,恰好收到《郭沫若学刊》第3期,细读《回忆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谈》后,确有点想法,也就遵命写下来。
关键词:收集整理 郭沫若 作品 回忆 
回忆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谈
《郭沫若学刊》2016年第3期68-72,共5页廖久明 何刚 
2016年6月26日,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回忆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与研究”中期研讨会在北京郭沫若纪念馆召开。参会专家包括:回忆作品作者刘德有(郭沫若1955年访日时翻译,曾任中国文化部副部长)、郭庶英、郭平英(郭沫若女...
关键词:郭沫若研究 执行会长 参会专家 基金重点 中国文化部 中文系教授 副部长 郭平 文学院教授 于立忱 
语文课堂学习状态与创新教育——以郭沫若作品教学为例
《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68-69,共2页杨宏 
2011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课题"教材中的郭沫若作品评价研究--以大学现代文学史教材、中学语文教材为例"[课题编号:GY2011C08]阶段性成果
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状态与语文创新教育密切相关,其关系首先体现在适当的学习状态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挖掘学生的内在言语学习潜力;其次,语文创新意识的强化,又会促使课堂学习状态的形成。语文课堂学习状态的创设体现在两个方...
关键词:语文课堂 学习状态 创新教育 郭沫若作品 
郭沫若作品创作特色探析被引量:1
《作家》2012年第6期34-35,共2页马彦芳 
作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郭沫若以深刻的现代意识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管是其小说还是诗歌,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现代文学都起到承先启后的标志性和开创性作用。同时,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
关键词:郭沫若 创作视角 艺术特色 
郭沫若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评述
《郭沫若学刊》2012年第1期72-76,共5页张欣 
女性形象的书写在郭沫若的诗歌、小说、历史剧等各种文体中均占有较大比重,并且这种书写又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态势。文章对新时期以来郭沫若笔下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从四个层面进行了细致爬梳,并对研究现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郭沫若 女性形象 研究评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