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机制理论

作品数:33被引量:15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门洪华刘志云唐彦林杨新明何卫刚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厦门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法制与社会》《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教学与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国际关系理论视角的国际环境法发展探索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87-94,共8页蒲昌伟 
国际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环境关系,所以国际环境法与国际关系理论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新自由主义国际机制理论促进了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加速了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关系理论必将引领国际环境法...
关键词: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新自由主义国际机制理论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环境法 
“一带一路”机制建设中的中蒙俄经济走廊运作与效用评价——以国际机制理论为视角被引量:3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34-41,共8页徐大海 廖智鹏 
“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作为目标,将共同发展作为指向,并呈现出中国对未来国际机制发展的牵引之力与带动作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作为“一带一路”首个正式形成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凸显了中国政府由近及远推进周边外...
关键词:一带一路 国际机制 中蒙俄经济走廊 
中国贡献:国际机制理论视域下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被引量:9
《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1-9,共9页余丽 赵秀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网络空间国家大数据主权安全保障和治理机制研究”(16AZD032);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综合改革项目
中国已经举办5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起到示范性作用。基于国际机制理论分析框架,率先探讨国际机制、世界互联网大会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内在逻辑,解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恰适性,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中国举办世界互...
关键词:国际机制理论 世界互联网大会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国际规则 中国贡献 
争论中的国际机制理论——新现实主义的分析路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01-104,共4页侯立 
国际关系学界对于国际机制的定义、作用和观察指标存有很大的分歧。通过运用新现实主义理论路径,着重分析国际机制中的权力因素,将其视为在一定时期内发挥独立作用的干预变量,另外,在观察国际机制具体案例时应当考虑国家权力的作用。只...
关键词:国际机制 国际制度 干预变量 独立变量 观察指标 
霸权后合作何以可能——基于罗伯特·基欧汉国际机制理论的考量被引量:1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66-70,共5页肖春花 蒋锦洪 
新自由制度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范式之一,是在批判、修正和超越现实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建构的。罗伯特·基欧汉认为,在霸权后时代,即使存在现实主义的三种基本假设、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各国共同利益等客观条件,霸权后合作还...
关键词:霸权后合作 罗伯特·基欧汉 国际机制 国际合作 国际政治 霸权国 
新自由主义国际投资机制初探——以国际机制理论为视角被引量:6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011年第1期113-163,共51页王彦志 
以双边投资条约网络和ICSID 公约仲裁为基础的国际投资法,其意义不再局限于个别条约及其在特定缔约国之间的适用,而是具有更广泛的规范意义和事实效应。在揭示双边投资条约的整体效应时,传统实证主义法学的习惯国际法论证思路遇到了诸...
关键词:国际投资法 国际机制理论 国际投资机制 新自由主义 
国际机制理论与国际法学的互动:从概念辨析到跨学科合作被引量:6
《法学论坛》2010年第2期54-60,共7页刘志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8-0477)的阶段性成果
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之间关系紧密,相辅相成,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机制理论是两个学科跨学科合作的桥梁或纽带。实际上,国际机制与国际法是一个相近甚至是重叠的概念,两个学科是从不同角度对相近乃至叠合的事物展开的不同分析,因...
关键词:国际机制 国际法 跨学科合作 
浅析建构主义国际机制理论被引量:1
《消费导刊》2009年第2期242-242,244,共2页范锐 
在廓清现实背景和理论渊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回顾了建构主义国际机制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而阐述了建构主义国际机制理论在理念主义和行为体结构互构观点基础上的四项基本内容,随后对这一理论流派和研究途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对国...
关键词:国际机制 建构主义 理念主义 行为体结构互构 
从国际安全机制创建看维也纳会议的政治安排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0期205-,共1页吴煜 
国际机制理论虽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兴起,但自近代以来,国际机制实践早已经在历史舞台上亮相了。本文力图从国际安全机制角度来理解维也纳会议的政治安排,力求明了欧洲协调机制创建的原因,形式,特征和缺陷。
关键词:安全机制 维也纳会议 国际机制理论 政治安排 协调机制 舞台 特征 实践 缺陷 欧洲 历史 理解 近代 
国际机制理论与东北亚能源外交被引量:9
《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5期19-24,共6页杨旭涛 唐彦林 
2006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二十一世纪能源外交战略研究"(L06BGJ002);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6年度资助项目"东北亚能源安全问题研究"
在东北亚地区,由于中国、日本、韩国等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的异军突起以及东北亚内部因能源而起的各种争端,能源外交成为东北亚外交中的重点和热点。开展东北亚能源外交的目的是通过政策协调构建一个多...
关键词:东北亚 国际机制理论 能源外交 区域能源合作 能源合作机制 共同利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