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体系

作品数:41被引量:10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余伟民叶江唐世平许晓春郭学堂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决策探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商界》《世界经济与政治》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治的西方”与“政治的东方”--冷战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根源被引量:2
《俄罗斯研究》2022年第6期44-59,共16页理查德·萨克瓦 杨辉(翻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冷战,创建和塑造了一个“政治的西方”,同时它也成为1945年建立的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宪章体系中最重要的次级秩序之一。1991年冷战结束时,人们认为与之相关的机制、实践和机构(尤其是北约)也会解散,从而产生...
关键词:西方国际政治体系 俄乌冲突 政治的西方 政治的东方 
新时代下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的启示分析
《决策探索》2021年第2期28-30,共3页田园 
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是了解国际政治本质、揭露“国际政治秘密”的金钥匙,是引领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合作、构建全新国际政治体系的方法论。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包括战争理论、国际主义理论、民族国家理论、殖民主义理论,具有阶级性、时代...
关键词: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 国际政治体系 启示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分析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年第10期110-111,共2页谢丽君 
小约瑟夫·奈在阐述形成现阶段国际政治体系时,结合世界体系结构、文化与制度环境、国家的目标和手段三方面因素逐步解释发生某个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原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回顾历史,重温理论。借助小约瑟夫·奈的理论来进一步理解崛起中...
关键词:中美关系 国际政治体系 国际冲突 
多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三种类型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6期133-134,共2页叶江 
在当今以主权国家构成的现代国际政治体系中,从民族学的视角,国家基本可分为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多民族国家的数量比单一民族国家多得多。值得注意的是,多民族国家与单一民族国家的区别不仅在于前者是由多个民族、...
关键词:主权国家 多民族国家 国际政治体系 单一民族国家 民族学 多样性 三种类型 
东亚的成功靠什么
《经济学家茶座》2016年第1期169-171,共3页沈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来的“宗主国一殖民地”国际政治体系崩溃,殖民地地区纷纷独立。从这个时候开始,才有所谓的发展问题。而实际上,“发展中国家”这个提法,也是因为这些原殖民地变成了独立的国家,需要发展自身经济,才得以命...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成功 东亚 国际政治体系 殖民地 宗主国 经济 
美国和以色列,铁哥们闹掰了?
《看世界》2015年第18期85-85,共1页李明波 
稍微了解国际问题的朋友都很清楚,美国和以色列是坚定的盟友关系。在国际政治体系中,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似乎超越通常意义上的盟友关系。在很多人看来,以色列更像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51个州,或者说,是山姆大叔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
关键词:以色列总理 美国国会 奥巴马政府 国际政治体系  盟友关系 国际问题 美国外交 
中国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吗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第1期147-150,共4页阿米泰.艾兹奥尼 赵长峰 
近来,中国被批评为不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不是国际社会的好公民,对全球公共物品没有贡献。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在《大西洋》刊发的文章中指出,中国“拒绝成为国际政治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而是与世界上最...
关键词:负责任 利益 《华尔街日报》 国是 全球公共物品 国际政治体系 国际社会 伊丽莎白 
缺位与前瞻: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文化外交意识被引量: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8期67-71,共5页陈林侠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课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及其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0YJC760005)的研究成果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化发展时指出,文化外交已经成为中国继经济、政治外交之后的第三大支柱,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已经形成。①作为极其敏感的政治范畴,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强调国际政治体系中外向性对象...
关键词:中国电影 文化外交 全球化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年 意识 对外文化交流 国际政治体系 民族国家 
浅析公共外交与国际政治的理论契合点
《中国商界》2010年第5期244-244,共1页单成现 
9·11之后公共外交相关的理论研究逐步深化,公共外交作为新兴的一种理论需要逐渐融入到国际关系理论中,从而寻求一种理论归属。无论是合作理论还是软权力理论,包括市民社会与心灵政治的发展,都极大凸显了公共外交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将游...
关键词:公共外交 国际政治体系 国际关系理论 外交作为 外交理论 市民社会 权力理论 理论研究 合作理论 游离 地位 
东北亚国际政治体系权力结构与利益制衡的多边视角分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73-77,共5页杨耕 
东北亚地区大国林立,大国彼此间的权力角逐以及利益追求在互动过程中相互交叉、分别制衡,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权力结构内容和政治体系模式。评析东北亚地区各大国的政治战略是正确分析和评价本地区国际政治体系结构和特征的前提...
关键词:东北亚 国际政治体系 安全战略 政治互动 离岸平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