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说

作品数:916被引量:68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丽曼王富仁邹永贤陈炳辉欧阳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列宁《国家与革命》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与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5年第1期92-101,共10页吴新贺 
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总结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列宁批判了在国家起源和本质问题上资产阶级的“阶级调和论”和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对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提出和构建
《理论视野》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车宗凯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阶级是一个包含历史、经济和思想等多重范畴的概念,阶级斗争贯穿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完成国家观转变的基础上,批判和超越以往国家学说,将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阶级 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专政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学习论坛》2025年第1期5-13,共9页张家臻 李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论研究”(22SVZ004);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究”(22JJD710009)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大历史观的宏大视野系统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科学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重要原则和科学方法,创造性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深化...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唯物史观 国家学说 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4年第11期0127-0133,共7页张磊 
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思政课类)《水东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编号2024SJGLX1023。
本论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框架、历史演进、当代价值评估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不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社会主义建设 全球化 社会公平 生态文明建设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
《江淮法治》2024年第21期28-30,共3页黄晓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以推进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宏阔视野,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深邃思考、作出重要论述,特别是原创性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类政治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历史性贡献 创新性发展 深邃思考 
精准发力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群众》2024年第20期15-16,共2页王岩 胡媛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运用“两个结合”,深刻把握民主政治发展规律,原创性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关键词:人民民主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 人民当家作主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发展 全面部署 深刻把握 
马克思关于“国家”的概念批判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9期27-28,共2页亓光 
在政治哲学的研究理路中,“概念图式一概念架构”的内在转化机制具有变革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一种具有变革性解释意义的理论综合。为了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逻辑,必然需要把握“理论综合”的内在理路。
关键词:变革性 概念图式 创新逻辑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研究理路 内在转化 内在理路 概念架构 
毛泽东对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接受和运用--以《论人民民主专政》为中心的文本考察
《理论与评论》2024年第4期65-73,共9页张鹏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百年记忆建构研究”(22ADJ004)阶段性成果。
《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著作,科学回答了新中国要建立何种国体与政体的问题。在写作的过程中,毛泽东多次引征《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列宁经典著作的具体观点和基本原...
关键词:毛泽东 列宁主义 《论人民民主专政》 接受史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国家与革命》的认知演变
《中共党史研究》2024年第4期37-50,共14页张子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列宁主义国家学说中汲取经验,逐渐发展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等重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这离不开20世纪20年代所形成的正确认识。因列宁《国家与革命》全译本出版较晚,中国知识分子对该著作的早期认识...
关键词:列宁主义国家学说 《国家与革命》 无政府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法治路径被引量: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8期33-45,182,183,共15页戴小明 
全国政协2023年重点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及其法治路径”(ZXZ2023-001)。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的诞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标志。国家是历史的产物,是不同族群基于历史文化认同、价值共识之上的命运共同体;国家是区域的聚合,现代国家超越一般地域、血缘和族群,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文明共同体;伴随...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多元一体 国家治理现代化 法治中国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