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

作品数:8608被引量:12376H指数:4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杨立新郑雪倩张新宝王利明程啸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律与生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风吹断树枝造成车辆损失,谁来承担责任?
《法律与生活》2025年第1期102-102,共1页刘志民 
读者:一场狂风过后,因树木折断,导致我的车辆被砸受损,我应当向谁追责?刘志民律师:《民法典》第1257条规定:“因林木折断、倾倒或者果实坠落等造成他人损害,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这...
关键词:过错责任原则 举证责任倒置 侵权责任 《民法典》 侵权行为人 特殊表现形式 过错推定责任 赔偿责任 
隐蔽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谁该担责?
《法律与生活》2023年第7期59-61,共3页赵开勇 吴小竹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在隐蔽工程隐蔽前,承包人应通知发包人检查。但在实践中,承包人在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擅自更改隐蔽工程的情形,并不少见。实践中还存在承包人通知验收后,发包人擅自使用的情况。针对上述两种情况,一...
关键词:隐蔽工程 擅自使用 过错原则 发包人 擅自更改 相应责任 工程施工 承包人 
雇主需为钟点工的过错承担责任
《法律与生活》2022年第22期46-47,共2页余勇波 
有人认为:“请钟点工过来做事,钟点工按时来,到点走,我按小时付费。如果钟点L在做事的过程中,弄伤了别人,那么应该由钟点工负责。因为钟点工并不是我的员L,我不需要为钟点I的过错承担责任。”
关键词:承担责任 过错 做事 钟点工 
“婚内忠诚协议”:婚姻保险还是一纸空文?
《法律与生活》2022年第9期38-39,共2页易轶 
“婚内忠诚协议”是指男女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了恪守夫妻之间相互忠实的义务而签订的协议,如果违反该协议,过错方将承担向无过错方支付违约金、赔偿金、放弃部分财产甚至“净身出户”等不利后果“婚内忠诚协议”一般表现为“忠...
关键词:忠诚协议 赔偿协议 无过错方 离婚赔偿 赔偿金 不利后果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婚内 
高度危险活动致害,如何担责?
《法律与生活》2022年第9期64-64,共1页律豆博士(文/图) 
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即使没有过错,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不可抗力造成的,或者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免除或减轻责任。
关键词:被侵权人 减轻责任 重大过失 受害人故意 高度危险作业 赔偿责任 不可抗力 过错 
商品标错价格,买卖合同可以取消吗?
《法律与生活》2022年第8期64-64,共1页律豆(文/图)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但是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琴店工作人员在标价时发生了重大错误,有权主张撤销合同。但是因此给客户造成的损失,也应由琴店给子赔偿。(本栏目内容摘编自...
关键词:法律出版社 重大误解 买卖合同 民法典 撤销合同 栏目内容 过错 赔偿 
调解“六法”(下)
《法律与生活》2021年第24期60-60,共1页徐美龙 
本期我们来继续学习和了解调解“六法”的后三种方法。各自“找错”点评法陷入矛盾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叙述时,都会不自觉地强调对方的过错,有的甚至会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当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时,调查取证又十分困难,如果调解结果...
关键词:民转刑 歪曲事实 矛盾纠纷 六法 上访 过错 调查取证 调解 
强行劝酒的法律责任
《法律与生活》2021年第24期64-64,共1页律豆博士(文/图) 
1小明和同事聚餐。2大家纷纷向小明劝酒。3小明喝得太多了,导致酒精中毒被送进了医院。丨典哥提醒丨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共同饮酒属于一般社会交往行为,法律并不干预,但强行劝酒造成严重后果之时...
关键词:侵权责任 民事权益 酒精中毒 法律责任 赔偿责任 共同饮酒 过错 造成损害 
遗失物纠纷中的法律问题
《法律与生活》2021年第9期32-35,共4页李贵生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丢失物品或拾得他人物品。当拾得遗失物时,大多数人会主动联系失主、送交公安机关然而,在实践中,因拾得人对所拾得之物的性质存在错误认识,或者事后处理不当,导致拾得人自身陷入纠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典型案...
关键词:遗失物 拾得人 赔偿责任 公安机关 过错 典型案例 错误认识 纠纷 
行李箱之“绊”:守秩序者不应被苛责
《法律与生活》2021年第7期37-39,共3页刁彤 
秩序是自然的法,当我们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发生摩擦——出现权利受损或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况时,一般情况下“谁有过错谁来担责”是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的共识下,遵守社会秩序的人们可以自由地各司其职、各行其道,不被过高的注意义务所苛责...
关键词:公序良俗 社会秩序 注意义务 行李箱 社会交往 过错 各司其职 各行其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