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

作品数:831被引量:2256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谢文钧蒋兰香张明楷侯国云赵秉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中国公司犯罪争议问题研讨被引量:18
《现代法学》2014年第4期3-14,共12页赵秉志 侯帅 
公司犯罪是我国单位犯罪的重要类型,是现实中最常见的单位犯罪形式。对公司犯罪下定义,除应当包括公司主体、公司意志和犯罪行为三个基本要素外,还应当包含故意和过失两种罪过形式。公司犯罪有着与自然人犯罪不同的成立条件,判断是否成...
关键词:公司犯罪 单位犯罪 归责根据 公司过失犯罪 一人公司 
《尚书·吕刑》中的“五过”新解被引量:3
《现代法学》1996年第1期120-121,共2页周学军 
《尚书·吕刑》中的“五过”新解周学军《尚书·吕刑》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五辞不简,正于五罚;五罚不服,正于五过。五过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其罪惟钧,其审克之。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
关键词:五过 过失犯罪 “过” 五刑 行政处罚 尚书 司法官 《吕刑》 《中国法制史》 刑事处罚 
论共同过失犯罪被引量:7
《现代法学》1994年第3期32-35,共4页李昌林 
论共同过失犯罪李昌林我国刑法学界对共同过失犯罪问题鲜有系统深入的研究。这种状况亟待改变。为此,本文特对共同过失犯罪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从而完善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一、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和本质我国刑...
关键词:共同过失犯罪 危害结果 行为人 因果关系 共同犯罪 过失教唆 过失行为 实行行为 行为方式 人的行为 
略论职务犯罪的基本特征被引量:4
《现代法学》1992年第5期2-7,共6页赵长青 
为了稳、准、狠地惩治职务犯罪,促进廉政建设,除认真研究各种具体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之外,还必须从宏观上把握职务犯罪的共同特征,以划清职务犯罪与其他刑事犯罪的界限,准确地界定职务犯罪的内涵和外延,不枉不纵地制裁利用职务之便进行...
关键词:惩治职务犯罪 国家工作人员 利用职务之便 过失犯罪 职务犯罪主体 基本特征 公务人员 犯罪行为 从事公务 犯罪客体 
分立故意玩忽职守罪与过失玩忽职守罪之我见
《现代法学》1991年第4期31-32,56,共3页王爱华 
从立法意图来看,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玩忽职守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不包括故意内容。但是在现实中,又确实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国家工作人员出于故意(不仅限于间接故意)实施的违反职责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明知自己违反职责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结...
关键词:玩忽职守罪 国家工作人员 危害社会 履行职责 过失犯罪 从行为 行为人 滥用职权罪 间接故意 违反 
诈欺破产罪初探
《现代法学》1991年第3期43-44,42,共3页杨学军 
一、诈欺破产罪的特征诈欺破产是诈骗罪的一种类型,既具有诈骗罪的一般特征,又有自己的特性。诈欺破产罪的主体、客体与普通诈骗罪相同,在此,笔者只谈谈诈欺破产罪的主客观特征。 1.诈欺破产罪的主观特征诈欺破产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
关键词:诈欺破产罪 破产行为 普通诈骗罪 债权人利益 破产程序 客观特征 破产法 行为人 主观特征 过失犯罪 
我国刑罚目的新探被引量:4
《现代法学》1990年第2期35-37,共3页邓修明 
最近,全国刑法修改的学术讨论方兴未艾,我国刑罚的改革和发展是其讨论的热点之一。笔者以为,如何在理论上正确认识我国刑罚的目的,是我国刑罚改革首要的研究课题。虽然关于刑罚目的方面发表的论著甚丰,但笔者认为这些观点均未能全面客...
关键词:刑罚改革 惩罚 公平正义 一般预防 正确认识 过失犯罪 犯罪分子 预防犯罪 目的 报应思想 
假想防卫过当辨析被引量:14
《现代法学》1989年第3期23-24,共2页孙立权 潘晓军 邢思利 
假想防卫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多见,因而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少。我们通过对一起假想防卫案件的探讨,提出假想防卫过当这一概念,以期共同探讨。周、吴、郑、王系邻居。某晚,周与郑、王口角,吴劝解。郑。
关键词:防卫过当 假想防卫 司法实践 行为人 过失犯罪 不法侵害 主观心理状态 违法性 概念 必要限度 
共同过失行为的分类及刑事责任被引量:1
《现代法学》1987年第4期33-34,共2页李海东 
共同过失,是指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过失行为在客观上共同地导致了某一危害后果的发生。在实践中,相当数量的过失犯罪案件,其危害后果不是由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数个人不同程度的过失行为使然。然而,我国刑法第22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
关键词:共同过失犯罪 过失行为 刑事责任 危害结果 危害后果 行为人 被害人 表现形式 犯罪案件 我国刑法 
析牵连犯之牵连关系被引量:1
《现代法学》1987年第4期88-89,共2页熊选国 
实施的犯罪与其方法或结果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这既是认定该行为构成牵连犯的关键所在,也是该行为只当一罪处断的重要理论依据,对于我们区别一罪与数罪及其它非数罪并罚的情况,都具有重要意义。什么是牵连关系?我国法学界主要有二种学...
关键词:牵连关系 牵连犯 犯罪行为 行为人 过失犯罪 一罪 数罪并罚 罪名 不可分离 客观事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