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主体

作品数:56被引量:5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运才梁知博杨忠民胡雁云林安民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内蒙古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金融教育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新重庆》《企业与法》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人民检察院 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融领域新型隐性职务犯罪案件的审查要点被引量:3
《中国检察官》2024年第6期3-7,共5页张希靖 李聪明 
金融领域职务犯罪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特征和形势,运用金融工具和交易规则假借市场之名实施犯罪的情形日益增多。检察机关办案中,要提升审查判断证据的能力,善于从复杂的案件事实中理清犯罪行为和手段,查明行为违法性特征,厘清合法市场交...
关键词:受贿罪 贪污罪挪用公款罪 职务犯罪主体 预期收益 
浅析我国公职人员立法的最新发展及其与职务犯罪主体的衔接问题
《时代人物》2022年第14期83-85,共3页刘彦言 
随着监察法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公职人员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公职人员的核心是行使公权力,而非公职的身份。对“有关人员”的范围辨析应当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监察机关的职能决定了监察对象的范围大于职务犯...
关键词:公职人员 职务犯罪主体 法法衔接 
公职身份认定的监察法与刑法衔接
《人民法治》2022年第5期49-52,共4页周柬言 
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于职务犯罪主体的初次认定权已经由原来的检察机关变为现在的监察机关,而其认定的标准也由原来的《刑法》第九十三条变为《监察法》第十五条,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作进一步解释。
关键词:监察机关 监察体制改革 监察法 检察机关 实施条例 职务犯罪主体 认定的标准 认定权 
论《监察法》的监察对象与《刑法》职务犯罪主体的衔接问题被引量:1
《唐山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73-81,共9页贾健 张竞悦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AHSKQ2017D27);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FXY2021049)。
解决好监察对象与职务犯罪主体之间的衔接问题,是解决好《监察法》与《刑法》衔接问题的重点之一,此问题集中体现在《监察法》第15条与《刑法》的职务犯罪主体之间的衔接。据此,首先,应当以立法解释或者法律修正案的形式对《监察法》中...
关键词:监察对象 职务犯罪主体 法律衔接 监察法 刑法 
论监察对象与职务犯罪主体的“法法衔接”被引量:13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35-145,共11页李运才 
监察法与刑法"法法衔接"是确保法治反腐顺利推进的前提之一。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法法衔接"的问题逐步凸显。最典型的问题是监察法中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关键词:监察对象 职务犯罪主体 “法法衔接” 
职务犯罪主体视阈下“监察对象”界定的缺陷与完善——基于《监察法》与《刑法》衔接的视角被引量:12
《理论导刊》2019年第3期103-107,共5页梁知博 
实现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形成反腐合力,是监察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比较刑事法律上职务犯罪主体与《监察法》监察对象界定之间存在的差异,本着《监察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者进行监察全覆盖的立法初衷,《监察法》关于监察对象的界定应当...
关键词:职务犯罪主体 监察对象 《监察法》 完善 
浅析职务犯罪主体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2期245-246,共2页乔亚光 
职务犯罪主体的界定对于预防职务犯罪、反对贪污腐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职务犯罪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职务犯罪主体的特征。通过对国内外职务犯罪主体划分的对比,引出我国职务犯罪主体界定的研究与争议,并在最后提出关于职务...
关键词:刑法 职务犯罪 主体 范围界定 
职务犯罪主体新论——以监察法的公职人员代替国家工作人员
《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31期148-149,共2页娄瀚文 
随着《监察法》的颁布,《刑法》中关于职务犯罪主体体现出了滞后性的特征。传统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概念的缺点变得更加突出。而借鉴《监察法》中关于监察对象的表述,将《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修改为"公职人员"是合理的、必要的、可...
关键词:职务犯罪 公职人员 国家工作人员 
村干部也可能成为职务犯罪的主体
《党建文汇(下半月)》2017年第7期29-29,共1页伊人 
不久前,河南省洛宁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付武超来到该县罗岭乡政府,与乡、村、组干部进行座谈。座谈中,有村干部问:“检察院查办的职务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俺们村干部不吃‘公家饭’,咋就成为职务犯罪的主体?”
关键词:职务犯罪主体 村干部 人民检察院 国家工作人员 乡政府 检察长 洛宁县 河南省 
基层国税机关职务犯罪现状及预防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年第9期187-188,共2页王集明 陶更芳 胡从华 
职务犯罪顾名思义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的乱作为或不作为行为触犯刑法而构成的犯罪。职务犯罪作为腐败的极端形式,在本质上是权力的异化和失控,是腐败现象中最为突出的表现...
关键词:职务犯罪主体 犯罪现状 基层国税机关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税务机关 不作为行为 国家机关 预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