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

作品数:66被引量:28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贾永刚夏真李培英陈东景刘乐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908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成因探讨被引量:2
《地质学报》2024年第9期2753-2765,共13页袁胜 张伟 吴庐山 刘鹏奇 王阔 季春生 王力峰 王飞飞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崖州湾”菁英人才科技专项项目(编号SCKJ-JYRC-2023-08);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海南研究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编号21-HN-ZD-02)联合资助的成果。
地质调查与钻探结果证实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赋存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往往地质构造复杂且发育一系列潜在的地质灾害,可能对海洋工程以及环境气候等产生一系列的威胁和挑战。本文基于公开文献成果以及琼东南盆地高...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 天然气水合物 海底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成因机制 
基于数字孪生的海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被引量:3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102-114,共13页李晓萌 陈天 徐玮铎 孙志文 薛凉 朱宪明 范智涵 单红仙 贾永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223,U190620170);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1COSIMQ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161039)资助。
本文创新了基于海底实时监测数据驱动的海底工程地质环境数字孪生模型,建立了一套埕岛油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构建了海底工程地质环境数据库,实现了对海底监测数据的远程实时可视化更新及交互控制。该系统应用于埕岛海底地质灾害监测...
关键词:数字孪生 海洋地质灾害 监测预警 海底工程地质环境 埕岛油田 UE4 
海底沉积层内CO_(2)水合物长期储存的地质风险评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3年第6期1234-1245,共12页陈礼睿 李孙伟 
深圳市科创委基金(WDZC20200819174646001)资助。
新一代南海可燃冰开采、固碳和地质修复三联技术采用CO_(2)水合物置换开采法,将CO_(2)注入开采完后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并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以水合物形态进行长期地质封存。此方法既可实现能源开采,又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但目前对于海底...
关键词:CO_(2)水合物 海底地质碳封存 边坡长期稳定性 流固耦合 地形条件 土体参数 
“双碳”目标下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及建议被引量:4
《科技导报》2023年第22期30-37,共8页宋爽 韩建波 陈虹 杨文超 
以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作用为切入点,分析了近年来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中国在地质结构特点、沿海产业布局等方面具备发展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的优势。国外大量的工程应用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
关键词:二氧化碳 碳中和 地质封存 海底地质 
海底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中国工程科学》2023年第3期95-108,共14页申艳军 彭建兵 贾永刚 马鹏辉 范文 沈伟 田兆阳 霍秉尧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琼东南盆地海底地质灾害风险应对战略咨询研究”(21-HN-ZD-02)。
在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逐步延伸至深海,然而海底地质条件恶劣,重大海底地质灾害问题成为海洋资源开发的制约性因素,需要全面了解海底地质灾害典型发育特征与成因规律、总结典型海底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及方法。本...
关键词:海底地质灾害 演化规律 成因机制 监测技术 
海底不稳定性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1
《中国工程科学》2023年第3期109-121,共13页高伟健 李伟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琼东南盆地海底地质灾害风险应对战略咨询研究”(21-HN-ZD-02);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0B1515020016)。
海底不稳定性及次生海底地质灾害广泛存在于海洋之中,对海岸港口设施、海洋钻井平台、海底管道光缆等海底基础建设颇具威胁。但目前对海底不稳定性的成因机制与主控因素仍知之甚少,为加深对海底不稳定性的认识,本文回顾了海底不稳定性...
关键词:海底不稳定性 海底地质灾害 成因机制 风险评估 不稳定性分析 
复杂深海工程地质原位长期监测系统研发与应用被引量:3
《地学前缘》2022年第5期216-228,共13页孙志文 贾永刚 权永峥 郭秀军 刘涛 孟庆生 孙中强 李凯 范智涵 陈天 唐浩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831280);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海南研究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21-HN-ZD-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41427803)。
海底滑坡、浊流等深海底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海洋工程安全,是国家深海开发亟待解决的风险问题。为避免深海海底地质灾害对海底工程造成危害,解决深海海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难题,我们研发了一套复杂深海工程地质原位长期监测系统。该系统...
关键词:海底地质灾害 物理力学性质 原位观测 声速 电阻率 孔隙压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近海底地质过程研究组
《广西科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近海底地质过程研究组基于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测量、原位沉积动力过程、深海原位地球化学参数探测等多学科先进技术手段,通过深海探测设备的自主研制与应用,探索研究深海及陆架海中与近海底地质过程有关的...
关键词:深海探测 海洋工程地质 多波束测深系统 研发应用 设施安全 陆架海 研究成果 
CO_(2)海底地质封存技术基础理论及现状分析被引量:5
《河南科技》2021年第28期141-143,共3页李文平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B类科研项目“天津近海二氧化碳海底封存区域与封存潜力评估研究”(HK2021-B13)。
全球面临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碳减排已成为国际上的共识和行动目标。CO_(2)海底封存是实现CO_(2)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且潜力巨大。我国对碳封存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加之海底封存研究空白,有必要推进CO_(2)海底封存技术研究,开发海洋存储能...
关键词:CO_(2)海底封存 地质封存 碳中和 
渤海海域海底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被引量:6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1年第3期140-146,共7页宋玉鹏 孙永福 杜星 刘晓瑜 王振豪 曹成林 
国家海洋公益科研专项(201005005);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202002042)。
以渤海海域海底地质灾害为研究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按照海洋水动力条件、工程地质环境、灾害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4个类别,遴选了8个评价因子,详细论述了各地质灾害评价因子的分布特征,通过定性分...
关键词:渤海海域 地质灾害 区划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