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肥地

作品数:13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亓晓蕾吴科米勇王瑞霞牟秋焕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阳农林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农业科学》《西北农业学报》《分子植物育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淮麦区旱肥地小麦新品种(系)苗期抗旱性初步鉴定与分类被引量:3
《农学学报》2023年第4期9-17,共9页孙宪印 米勇 牟秋焕 吕广德 亓晓蕾 孙盈盈 尹逊栋 王瑞霞 吴科 钱兆国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泰安小麦综合试验站(CARS-3-66);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遗传育种岗位项目(SDAIT-01-04);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节水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18GNC2302);泰安市科科技创新发展项目“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2019NS078),“基于SNP分子标记泰科麦系列小麦重要产量性状的关联分析”(2020NS068)。
了解黄淮麦区旱肥地小麦节水新品种系的抗旱性,有利于小麦推广和在育种中的应用。以50份近年黄淮旱肥地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15%PEG-6000(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测定种子发芽率、苗高、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抗旱性评价和...
关键词:小麦 旱肥地 苗期 抗旱性 聚类分析 
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对旱肥地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9
《分子植物育种》2021年第17期5899-5908,共10页孙宪印 米勇 王超 牟秋焕 王瑞霞 亓晓蕾 吕广德 孙盈盈 钱兆国 吴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2-21);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遗传育种岗位”(SDAIT-04-021-12);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2018GNC2302)共同资助。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试是国家小麦区域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品种的高产、稳产及广适性一直是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品种审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小麦品种在多环境试验中普遍存在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及二者之间互作效应,科学评价...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泰科麦30 稳产性 丰产性 区域试验 
国审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洛旱22
《麦类作物学报》2020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吴少辉 张学品 冯伟森 田文仲 杨洪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2017YFD0300204-2);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2-35)。
洛旱22是洛阳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根据黄淮旱肥地小麦生产需求,于2005年以高水肥地品种周麦16为母本、黄淮旱肥地区域试验对照种洛旱7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对其后代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旱、抗倒旱地小麦...
关键词:小麦研究所 农林科学院 试验对照 高产稳产 小麦新品种 有性杂交 旱肥地 抗旱高产 
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小麦品种主要性状演变规律被引量:1
《山西农业科学》2020年第7期1051-1053,1060,共4页杨子光 孙军伟 张珂 孟丽梅 
农业部农业财政专项(111721301064072013);河南小麦产业体系遗传育种岗位专家(S2010-01-02)。
利用2005-2018年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区试结果,分析了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推进,产量水平整体表现为不断提高,小麦产量三要素中有效穗数表现为逐渐提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
关键词:黄淮冬麦区 旱地小麦品种 演变规律 
2015-2016年度黄淮冬麦区旱肥组中试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2017年第8期177-180,共4页王秀芹 马航运 肖磊 
以黄淮冬麦区旱肥组15个参试品系为材料,对不同品系的生育期、茎蘖动态、抗逆性状、产量性状等指标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众信5128产量最高,每亩达471.3 kg,洛旱22平均亩产456.48 kg,居第2位,阳光578平均亩产453.33 kg,居第3位,冀麦...
关键词:黄淮冬麦区 旱肥地 中间试验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小麦新品系中试研究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13年第6期65-67,共3页王秀芹 
以黄淮冬麦区旱肥组10个参试品系为材料,对不同品系的生育期、茎蘖动态、抗逆性状、产量性状等指标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衡06-6632产量最高,每亩达583.7 kg,比对照增产显著,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产量结构合理,建议升入生产试验;阳光81...
关键词:黄淮冬麦区 旱肥地 品比试验 
2010-2011年度黄淮冬麦区旱肥地中间试验
《中国种业》2012年第8期49-50,共2页王秀芹 
以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参试品系为材料,对不同品系的生育期、茎蘖动态、抗逆性状、产量性状等指标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衡06-6632产量最高,每667m^2达452.17kg;中山1号产量为433kg,居第2位;长5581产量为432.33kg,居第3位。这3个品系比...
关键词:黄淮冬麦区 旱肥地 中间试验 
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菏麦17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3
《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7期126-126,共1页刘凤洲 
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
菏麦17(原代号菏麦97-28)是菏泽市农业科学院与山东省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2011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山东全省旱肥地块种植利用。
关键词:小麦 抗旱品种 菏麦17 旱肥地种植 
旱肥地密度对大穗型冬小麦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西北农业学报》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朱翠林 李锐宁 张保军 张正茂 赵永萍 王玉玲 韩思明 
陕西省小麦育种工程(2007ZDK-G01)
为了探明密度对旱肥地冬小麦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在旱地高肥条件下,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大穗型冬小麦品种(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系)的苗高、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增高;而单...
关键词:旱肥地 种植密度 大穗型品种 冬小麦 产量 
旱肥地小麦高产高效优化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2
《陕西农业科学》2006年第4期4-7,共4页杨宝戈 赵士坤 韦廷春 张波 刘正学 陈传玺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在只浇拔节水的条件下研究了基施氮肥、磷肥、基本苗、追肥时期和追施氮肥与旱肥地小麦产量的关系,通过对试验数学模式的优化与解析,明确了影响旱肥地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
关键词:旱肥地 冬小麦 优化栽培 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