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黄芩素

作品数:506被引量:3436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郭青龙尤启冬张海伟李志裕赵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东南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草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粉末颜色数字化的黄芩生长方式判别分析及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准确预测
《中草药》2025年第3期1008-1015,共8页朱新甜 欧阳少琴 王语诗 杨瑞琦 崔阳 朱克曜 赵元钰 梁如 邹慧琴 闫永红 
山西省2022-2023年度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100601中医(民族医)药专项];2023年北中医基本科研业务费(揭榜挂帅)重点项目立项(2023-JYB-JBQN-058)。
目的基于药材粉末颜色数字化分析建立一种不同生长方式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的快速鉴别方法,同时建立一种黄芩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准确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黄芩样品粉末颜色亮度值(L^(*))、红绿色值(a^(*))、黄蓝色...
关键词:黄芩 颜色 HPLC 黄芩苷 汉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含量测定 野生品 栽培品 
基于15种成分定量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及TOPSIS分析的三黄片质量评价
《中草药》2024年第24期8379-8391,共13页何小芳 王欣 李及 罗霄 梁恒兴 吴彦欣 李如萍 马双成 李婷婷 何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2023YFC3504101)。
目的建立三黄片(Sanhuang Tablets)UPLC多组分定量分析方法,联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及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分析,对不同厂家的三黄片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三黄片的品...
关键词:三黄片 质量控制 化学计量学 优劣解距离法 UPLC 黄芩苷 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 大黄素甲醚 没食子酸 大黄酚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 千层纸素A 汉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质量评价 
黄芩炒炭过程中主要成分与色度值的变化规律及其止血作用研究
《中草药》2024年第15期5083-5092,共10页乔瑞瑞 刘硕 白亚亚 赵重博 史亚军 张丽 唐于平 张桥 孙静 
陕西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项目(138010015);陕西省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药炮制学)。
目的通过分析黄芩Scutellariae Radix炒炭过程中化学成分与色度值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止血作用评价,以期为黄芩炒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黄芩炒炭终点的判断奠定基础。方法制备不同炮制程度的黄芩炭样品(H1~H10),采用紫外...
关键词:黄芩炭 化学成分 色度值 炭吸附力 止血作用 黄酮 没食子酸 5-羟甲基糠醛 野黄芩苷 黄芩苷 汉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千层纸素A 主成分分析 
基于“辨状论质”理论分析不同采收期黄芩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被引量:2
《中草药》2024年第10期3487-3496,共10页黄建萍 夏泽冰 井亚江 王七龙 邹远荣 彭亮 张岗 高静 王红艳 颜永刚 
陕西省科技厅项目(2016KTTSSF01-01-01);陕西省教育厅服务地方专项(23JC025)。
目的探索不同采收期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外观性状与内在成分含量之间的关联性,为黄芩的“辨状论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光测色仪及游标卡尺测定黄芩外观性状指标(药材粉末颜色、根长、根粗),采用HPLC测定黄芩12种黄酮类成...
关键词:黄芩 辨状论质 外观性状 内在质量 采收期 野黄芩苷 野黄芩素 黄芩苷 木犀草素 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 汉黄芩苷 芹菜素 去甲汉黄芩素 黄芩素 汉黄芩素 白杨素 千层纸素A 
黄芩质量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中草药》2024年第1期320-331,共12页韩志超 梁运江 赛春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80028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3MC009)。
黄芩Scutellariae Radix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在建设健康中国、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种质及生态环境对黄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对关于黄芩质量形成与种质、气候及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的研究...
关键词:黄芩 质量形成 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苷 汉黄芩素 种质 生态环境 
骆驼刺化学成分及其抗宫颈癌细胞活性研究
《中草药》2024年第2期374-379,共6页鲍爽 宋海龙 热依兰木·买赛地 凯撒·苏来曼 马国需 石磊岭 张晶 韩莉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03018-4)。
目的研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并通过MTT法测试各化合物抗人宫颈癌He La细胞的活性。结果从骆驼刺乙醇提取物二氯甲烷部位中...
关键词:骆驼刺 抗宫颈癌细胞活性 骆驼刺碱 N-苯乙基乙酰胺 汉黄芩素 黄芩新素Ⅱ 3′-甲氧基大豆苷元 
基于UPLC-Q-TOF-MS/MS及网络药理学探讨麻杏止哮颗粒治疗哮喘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被引量:6
《中草药》2023年第17期5508-5521,共14页王玉 于桂芳 胡军华 周茆 肖伟 王振中 
科技部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中药经典名方开发(2015ZX09101043-003)。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麻杏止哮颗粒治疗哮喘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麻杏止哮颗粒的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利用Disgenet、Geneca...
关键词:麻杏止哮颗粒 哮喘 UPLC-Q-TOF-MS/MS 网络药理学 槲皮素 异鼠李素 汉黄芩素 柚皮素 儿茶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防风中生物活性成分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2
《中草药》2023年第17期5601-5618,共18页蒋勇 钟淑欣 何升华 梁家彬 张浩宇 叶裕丰 陈汉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71502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29003);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项目(20211A011114);广州市番禺区科技计划重大项目(2022-Z04-114)。
目的通过以网络药理学为基础的策略研究防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收集防风活性成分和治疗RA的潜在靶点,并评估活性成分的药理和毒理学等相关参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
关键词:防风 类风湿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发病机制 别欧前胡素 汉黄芩素 5-O-甲基维斯阿米醇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黄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性质、含量及药动学研究被引量:7
《中草药》2023年第10期3101-3108,共8页李萱 丁珂 杨挡 姜梦华 李超 朱法根 何丹丹 孙娥 封亮 贾晓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69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能力提升项目(2022GJJZDYJS-01);江苏省儿科中药与特色制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BM2019011);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BA2020077);江苏省医学创新团队项目(CXTDB2017003);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1-0716)。
目的优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PXOL)生产工艺过程中黄芩Scutellariae Radix提取工艺,比较该提取工艺变更前后PXOL的制剂性质、质量标志物含量及其药动学特征。方法以PXOL(原口服液)和黄芩新工艺PXOL(新口服液...
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黄芩 合理性 物料性质 药动学 黄芩苷 汉黄芩素 腺苷 
汉黄芩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肺组织中肺上皮间质形成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中草药》2023年第1期172-180,共9页王斯楚 孙一 王晓溪 王欣 蒙艳丽 王伟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4060);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H2021H074);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20210202040011)。
目的 探讨汉黄芩素通过调控肺上皮间质形成因子的表达,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检测芩百清肺浓缩丸中的活性成分汉黄芩素,通过Biacore垂钓技术将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汉黄芩素 上皮间质转化 表皮生长因子 E-钙黏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波形蛋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