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原告

作品数:221被引量:558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高新华蔡金荣沈岿王万华周汉华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公民与法(审判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行政诉讼原告撤诉后再诉问题研究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8年第7期20-23,共4页卢瑜 王雨蒙 
我国行政诉讼有许多制度直接借鉴了民事诉讼的成熟规定,然而行政诉讼关于撤诉①后当事人能否再诉问题的规定,与民事诉讼的规定不同,恰好凸显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差异性。本文基于审判实践,结合域外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对行...
关键词:行政诉讼原告 撤诉 民事诉讼制度 审判实践 问题提出 当事人 差异性 
浅析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从立法、司法解释相关规定谈起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8年第7期24-27,共4页李林玉 郭敬涛 
原告资格是打开行政诉讼大门的一把钥匙,并非所有原告都能获得原告主体资格,这在行政诉讼中十分普遍。如何认定原告资格,是各种利益平衡的过程,既要保障原告的诉权,又要防止原告滥诉,还要实现行政诉讼立法目的。但在行政诉讼的司...
关键词: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立法目的 资格制度 司法解释 原告主体资格 司法实践 认定标准 利益平衡 
行政诉讼原告明确拒绝宣读起诉状应如何处理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8年第5期45-46,共2页李虎 
裁判要旨各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都应当自觉遵守诉讼秩序,听从法庭的统一指挥,否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不利的后果。原告在庭审中明确拒绝配合法院对案件的审理,致使庭审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应视为放弃诉讼权利。其中,对于原告拒...
关键词:行政诉讼原告 起诉状 审理过程 庭审活动 诉讼秩序 统一指挥 诉讼权利 撤诉处理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与法律上利害关系判断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6年第2期46-48,共3页白云 
对于当事人因不服涉及公民身份关系的行政行为而引发的行政诉讼,应首先严格审查原告的资格,防止因当事人在无法律上利害关系或法律上利害关系不足时,随意主张撤销相关当事人涉及身份关系的行政行为,从而引发一系列法律关系不必要的...
关键词: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法律关系 关系判断 相关当事人 行政行为 身份关系 利害关系 撤销 
香港与内地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之比较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3年第3期55-56,共2页李志增 
内地和香港的立法分属于不同的法系,对行政诉讼立案条件的规定不尽一致香港特区是用司法复核的概念代替行政诉讼,提起行政诉讼需先向高等法院原诉法庭申请许可,经许可之后才能正式提起司法复核。在内陆,除了劳动争议、纳税方式争议...
关键词: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香港特区 内地 高等法院 程序性审查 立案条件 申请许可 劳动争议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资格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1年第5期24-25,共2页宋炉安 汪晖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原告资格问题成为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实质是保护公民的知情权。知情权与人身权、财产权不同,它是一种公民普遍享有...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权利主体 知情权 诉讼实践 公开行政 法律程序 财产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