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雄性不育基因

作品数:24被引量:13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明曹墨菊张显杨建强马建祥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园艺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6的功能验证及不育新种质创制被引量: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3年第3期801-807,共7页张万年 杨静 杨绪磊 高萌萌 林春晶 刘鹏 李志刚 杨向东 张春宝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0302005NC);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21ZD002,CXGC2022RCY010)。
杂种优势利用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不育系的创制与利用,对作物杂交种的选育及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的作物杂交育种技术与传统杂交育种技术相比,具有制种安全、组合自由、杂交种育性稳定等优...
关键词:大豆 细胞核雄性不育 不育基因 基因编辑 杂交育种 
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6
《分子植物育种》2022年第12期3959-3973,共15页任源 林彦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校内博士启动基金项目(BSKJ201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5249)共同资助。
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的玉米不仅是生物燃料、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来源,而且还是解决遗传学基本问题的模式植物。雄性不育可以提高杂种优势的利用率和杂交种子的产量。玉米中细胞核雄性不育(genic male-sterility,GMS)基因的鉴定和...
关键词:核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系统 玉米 
安徽农业大学王晓波课题组克隆出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GmMs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517-517,共1页
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国内进口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如何在有限的面积上提高单产已成为当务之急。雄性不育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和提高产量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也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杂交种单产可提高...
关键词:自花授粉作物 安徽农业大学 作物杂种优势 核不育系 遗传机理 核不育基因 育性基因 雄性不育 
植物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育种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5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3年第10期124-130,共7页王超 安学丽 张增为 杨青 饶力群 陈信波 方才臣 万向元 
国家"973"计划(2012CB723703);国家发改委生物育种专项(2012-2150299);山东省自主创新工程招标项目(2012SD09101-1)资助项目
植物雄性不育是利用植物杂种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雄性不育系变得更加便捷、经济和有效。综述了植物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
关键词: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 育性恢复基因 种子生产技术(SPT) 
水稻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研究进展及育种应用探讨被引量:14
《中国水稻科学》2012年第5期511-520,共10页马西青 方才臣 邓联武 万向元 
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资助项目(Z111100066111002);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35702;2012CB723703)
水稻隐性核雄性不育材料在杂交育种和水稻生产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持和繁殖技术体系,该类不育材料一直未能在生产上获得充分利用。而现代分子与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这些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的有效利用提供了...
关键词:水稻 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 定点突变技术 育种技术体系 种子生产技术 
利用cDNA-AFLP研究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2
《北方园艺》2012年第13期132-136,共5页杨高强 霍秀文 
沈阳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F10-077-3-00)
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在辣椒杂交种配制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不育性的分子机理,利用cDNA-AFLP对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23’可育株和不育株花蕾的mRNA指纹图谱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19个差异表...
关键词:辣椒 核雄性不育基因 CDNA-AFLP 
青梗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向乌塌菜中的转育被引量:4
《西北农业学报》2011年第4期116-119,共4页徐巍 冯辉 刘慧英 
石河子大学动植物育种专项(gxjs2010-YZ04);国家"863"项目(20060110Z1072)
为解决乌塌菜杂交种生产中的杂交制种手段问题。以大白菜核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为指导,以青梗小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08S02作不育源,采用杂交、自交、兄妹交方法,向乌塌菜可育品系08S05中转育不育基因。选育出具有50%乌塌菜遗传性...
关键词:核基因雄性不育 转育 乌塌菜 
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向卵圆型大白菜‘160’的转育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31-35,共5页关雪松 许明 
根据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运用合成转育模式将大白菜‘189’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转入基因型为msms的卵圆型白菜‘160’中,获得了卵圆型白菜‘160’的新甲型"两用系"及相应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关键词:大白菜 合成转育 核雄性不育基因 
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向晚熟菜心品种“80天菜心”的转育被引量:7
《西北农业学报》2009年第5期223-227,共5页许明 李雁雁 
以含有50%菜心细胞核雄性不育系04213为母本,晚熟80天菜心自交系04283为父本,按照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进行定向转育,通过杂交?自交手段,成功选育出含有75%80天菜心遗传物质的新雄性不育系、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
关键词:菜心 核基因雄性不育 转育 
一个与西瓜核不育育性基因连锁的AFLP分子标记的获得被引量: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23-25,共3页刘海河 张彦萍 郭守鹏 谢彬 张成合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06000616);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基金资助
以西瓜G17AB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为材料,采用BAS法构建了不育池和可育池。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通过筛选256对AFLP引物组合,获得了一个与育性位点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片段长度在310~350bp之间,该标记与育性基因的遗传距离为5.0cM。
关键词:西瓜 核雄性不育基因 AFLP标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