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不育基因

作品数:73被引量:33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墨菊荣廷昭傅廷栋王德正涂金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核不育基因MS22克隆及其同源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热带农业科学》2022年第3期45-50,共6页高永钢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1MS03083)。
利用水稻ROXY1、ROXY2基因序列,在玉米基因组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发现GRMZM2G442791基因(MS22)序列与ROXY1、ROXY2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73%~79%)。以玉米B73自交系为实验材料克隆MS22启动子区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ROXY1、ROXY2...
关键词:玉米 雄性不育 MS22基因 生物信息 
大豆核不育基因ms6功能性分子标记的开发与验证被引量:2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年第3期807-814,共8页张颖 赵国龙 林春晶 贾顺耕 郭凤兰 赵丽梅 张春宝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101007JH);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17JQ004,c92070422)。
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第三代"智能不育杂交育种技术"的兴起,核不育基因被广泛应用于作物杂交育种中。在大豆中,ms6作为重要的核不育基因被广泛应用于轮回选择育种,但在杂交育种中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大豆ms...
关键词:大豆 隐性核不育 dCAPS标记 多态性 筛选 
安徽农业大学王晓波课题组克隆出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GmMs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517-517,共1页
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国内进口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如何在有限的面积上提高单产已成为当务之急。雄性不育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和提高产量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也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杂交种单产可提高...
关键词:自花授粉作物 安徽农业大学 作物杂种优势 核不育系 遗传机理 核不育基因 育性基因 雄性不育 
温敏核不育水稻HD9802-9S育性相关基因的BSA测序初步分析被引量:1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2期165-171,共7页甘丹阳 李龙盘 王倩 徐国成 居超明 
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2018ABA083)资助。
HD9802-9S是以HD9802S为母本、以固优12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一个温敏核不育系.人工气候箱鉴定该不育系转育起始温度高于HD9802S,表明HD9802-9S和HD9802S两个品系的育性调控基因有差异.构建HD9802-9S/R446 F 2群体和HD9802-9S/R144 F 2群体...
关键词:水稻 温敏核不育基因 BSA 基因定位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不育基因的SSR标记定位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3期234-240,共7页陈喜红 温权州 甘丹阳 许守桐 邓婕红 居超明 
优质高产两系粳稻新品种选育项目(ABA143)资助
使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获得目标性状的个体从而提高育种效率.以HD9802S/(HD9802S/R287) BC1群体为材料,利用BC1群体中随机选择的32个高度不育单株和32个高度可育单株,以及涵盖水稻12条染色体的22个SSR标记,通过连锁分析进行染色体定...
关键词:水稻 温敏核不育基因 SSR标记 标记定位 
聚合水稻温敏核不育基因和反温敏核不育基因创制永久核不育系被引量:5
《中国水稻科学》2017年第4期371-378,共8页江建华 倪金龙 吴爽 王德正 
安徽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50103109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D0101105)
【目的】制种安全是影响两系杂交稻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解决两系杂交水稻的制种安全隐患途径。【方法】以16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与4个反温敏核不育系配组并对F1育性进行观察,选择矮紫S(温敏核不育系)和矮雁s(反温敏...
关键词:水稻 温敏核不育 反温敏核不育 永久核不育系 
华南农业大学克隆出水稻新温敏核不育基因
《粮油加工(电子版)》2014年第10期84-84,共1页
9月17日从华南农业大学获悉.陔校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庄楚雄课题组继克隆到培矮64S温敏不育基因后.近日又克隆出一个新的水稻温敏核不育基因。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关键词:温敏核不育基因 华南农业大学 克隆 水稻 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资源保护 培矮64S 热带农业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
《生物学教学》2012年第7期72-73,共2页
据2012年2月4日《科技日报》报道,华中农大张启发院士课题组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pros3,它是水稻中第一个被发现并进行了功能研究的长链非编码RNA,不但可以直接应用于水稻“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培育,促进作物杂种...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 核不育基因 光敏感 克隆 科学家 非编码RNA 《科技日报》 杂种优势 
水稻雄性核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台湾农业探索》2012年第1期71-75,共5页刘春宏 方珊茹 刘玉芹 沈伟锋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0R1023-2);福建省自然基金项目(B0420002)
水稻雄性不育基因的利用是开发新的育种方法的重要途径,对于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增强水稻抗性,改善水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水稻雄性不育的机理及其分类进行了阐述,概述了光敏核不育基因、温敏核不育基因、显性核不育基因的定位方...
关键词:水稻 不育基因 基因定位 
我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
《食品开发》2012年第1期72-72,共1页柯聪 
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课题组耗时25年.成功克隆出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该研究成果于2012年1月30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关键词:核不育基因 光敏感 水稻 克隆 科学家 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成果 课题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