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皮损

作品数:24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高顺强袁永贵康瑞花冒长峙王小勇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山东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临床皮肤科杂志》《河北医科大学学报》《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河北医药》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羟氯喹对女性头面部盘状红斑狼疮与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皮损疗效比较被引量:2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年第2期119-121,共3页高爱莉 石建萍 李振洁 唐亚平 朱慧兰 
皮肤红斑狼疮(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CLE)是红斑狼疮中一种累及皮肤而系统表现相对较轻的类型,以育龄期妇女发病为主。在CLE病谱中,以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DLE)及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ubacute...
关键词:羟氯喹 红斑狼疮 亚急性皮肤型 盘状 
IL-36a和IL-36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450-451,457,共3页陈泽璇 刘环 史建强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皮损中IL-36β、IL-36R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例SLE患者皮损和8例对照者皮肤中IL-36、IL-36R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皮损中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浅层浸润的淋巴细胞核表达IL-36、IL-...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介素36 细胞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中CD4^+、CD8^+细胞和血清黏附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河北医药》2013年第22期3491-3492,共2页宋爱华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皮肤粘膜、骨骼肌肉、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同时还可累多个器官和系统。其发病原因不明,多发于青年女性,我国患病率约为70/10万[1]。研究表明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因子参与...
关键词:红斑狼疮 系统性 CIM^+ CD8^+ 血清黏附因子 
皮肤型红斑狼疮皮损中鳞状细胞癌抗原1的表达和意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204-207,共4页方圣 单葵 周汛 陈爱军 李惠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1JJA10039)
目的:研究鳞状细胞癌抗原1(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1,SSCA1)在皮肤型红斑狼疮(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CLE)皮损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培养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提取蛋白样品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应用Ima...
关键词:皮肤型 红斑狼疮 鳞状细胞癌抗原1 角质形成细胞 蛋白组 
皮肤型红斑狼疮皮损中SASPase的表达和意义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方圣 陈爱军 单葵 周汛 李惠 
目的 探讨SASPase在皮肤型红斑狼疮皮损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无血清培养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将提取的蛋白样品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应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 5.0软件对图像进行匹配分析,选取差异...
关键词:红斑狼疮 皮肤 SASPase 角质形成细胞 
羟氯喹在皮肤科的应用被引量:10
《皮肤病与性病》2011年第6期325-326,共2页何黎 杨小燕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与氯喹(chloroquine,CQ)同属于4一氨基喹啉类抗疟药。由两个芳香环构成。二者的区别在于氯喹中的一个乙基在羟基氯喹中被一个羟乙基所代替。自1894年奎宁首次被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皮损,20世纪50年...
关键词:羟氯喹 皮肤科 应用 喹啉类抗疟药 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湿性疾病 红斑狼疮皮损 羟基氯喹 
红斑狼疮皮损与自身抗体之间关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年第10期646-648,共3页贾淑青 谭国珍 王亮春 
皮肤损害是红斑狼疮惟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未明,目前多认为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性损伤。循环中的抗核小体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Ro/SSA抗体、抗基膜带抗体等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了皮肤损害,但推测尚存在其他未知的因素...
关键词:红斑狼疮 皮肤损害 自身抗体 
沙利度胺治疗164例各型红斑狼疮皮损长期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2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年第3期196-197,共2页张佩莲 冒长峙 李兴 卜浪蔚 王丽芬 
自1975年国外文献报道采用沙利度胺(商品名:反应停)治疗盘状红斑狼疮(DLE)获得成功以来,国内自80年代开始曾陆续有类似报道.但观察时间短,且病例数少。笔者自1985--1995年,采用沙利度胺治疗177例各型红斑狼疮(LE)皮肤损害,...
关键词:红斑狼疮 沙利度胺 随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医学综述》2009年第4期623-624,共2页梁雄安 曾慧明 戴永江 林岷格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定量检测SLE患者皮损中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VEGF蛋白在SLE稳定期和活动期皮损中表达水平比正常对照组高...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皮损 
红斑狼疮皮损中CD4^+、CD8^+ T细胞表达及其与Bcl-2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年第10期784-786,共3页康瑞花 袁永贵 张国强 高顺强 
目的:确定Bcl-2及CD4+、CD8+ T细胞在红斑狼疮皮损区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红斑狼疮皮损区T细胞亚群CD4+、CD8+ T细胞及淋巴细胞Bcl-2进行检测,并与17例正常皮肤作对照。结果:红斑狼疮患者皮损...
关键词:红斑狼疮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