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共(布)

作品数:260被引量:20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俞良早赵永华王进芬司永海鞠健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俄共(布)、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1921—1949年党员吸收机制分析
《西部学刊》2024年第9期30-33,共4页王杰 
党员吸收机制决定着一党党员的质量与数量,处理好质量和数量间的矛盾,决定着党组织的纯洁性、凝聚力和战斗力。俄共(布)的建党方式作为国共两党学习的模板,以“制度吸收为主,战时征收为辅”的方式党吸收党员,同时以进行“重新登记”的...
关键词:俄共(布) 中国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党员吸收机制 
列宁执政党“政治路线”建设的重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科学社会主义》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陈钰 俞良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东方社会发展重要文献整理和研究”(项目编号:20&ZD010)的阶段性成果。
列宁文献中关于党的“政治路线”“基本路线”“党的路线”等概念,表明列宁形成和提出了加强党的政治路线建设的思想。在建立和保卫苏维埃政权时期,列宁认为坚持由俄共(布)领导苏维埃国家的各项事业,是加强党的政治路线建设最重要的内...
关键词:政治路线 俄共(布)领导 党的执政地位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年第6期73-79,共7页王敏 俞良早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东方社会发展重要文献整理和研究”(项目编号:20&ZD010);2022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辨识与防控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2CSZJ31)的阶段性成果。
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领导俄共(布)进行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蕴藏着需要进一步澄明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他以社会主义的观点论证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阐明了提出转变政策和制定新经济政策的社会主义立场,认为该政策是...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 列宁 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俄共(布) 
俄共(布)在华革命委员会研究评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3年第11期20-31,共12页黄爱军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共成立前组织发展脉络研究”(AHSKF2019D001)。
俄共(布)在华革命委员会有关档案公布后,学术界围绕革命委员会的性质及其与中共早期组织的关系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中共早期组织、社会主义者同盟或其领导机构、隶属于俄共(布)组织系统、共产国际在...
关键词:革命委员会 俄共(布)系统 中共 自主建党 
列宁加强执政党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及启示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2023年第5期28-34,共7页王敏 俞良早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东方社会发展重要文献整理和研究》(项目编号:20&ZD010);2022年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ZXXX-02)的阶段性成果。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把握俄国极端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基础上,围绕执政党政治建设进行探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列宁同执政党内部削弱党的执政地位的倾向和行为作斗争,巩固俄共(布)执政地位;批评俄共(布)内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各种错...
关键词:列宁 俄共(布) 政治建设 执政地位 
俄共(布)在华革命委员会研究评析被引量:3
《苏区研究》2023年第3期104-118,共15页黄爱军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共成立前组织发展脉络研究”(AHSKF2019D001)。
俄共(布)在华革命委员会有关档案公布后,学术界围绕革命委员会的性质及其与中共早期组织的关系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中共早期组织、社会主义者同盟或其领导机构、隶属于俄共(布)组织系统、共产国际在...
关键词:革命委员会 俄共(布)系统 中共 自主建党 
张太雷首次赴俄身份再辨疑——与张劲教授商榷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68-82,共15页陈雪菲 黄爱军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共成立前组织发展脉络研究”(项目编号:AHSKF2019D001)的阶段性成果。
1921年6月至7月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张太雷以中国共产党代表的身份参加了这次大会,这很容易让人认为张太雷是中共早期组织成员。但已有研究成果,包括张劲教授文章所引证之材料,大多带有演绎的成分,尚缺少令人信服的...
关键词:张太雷 团员 革命委员会 俄共(布)党员 
列宁加强执政党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及启示被引量:1
《理论视野》2023年第5期21-27,共7页王敏 俞良早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东方社会发展重要文献整理和研究》(项目编号:20&ZD010);2022年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ZXXX-02)的阶段性成果。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把握俄国极端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基础上,围绕执政党政治建设进行探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列宁同执政党内部削弱党的执政地位的倾向和行为作斗争,巩固俄共(布)执政地位;批评俄共(布)内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各种错...
关键词:列宁 俄共(布) 政治建设 执政地位 
共产国际和苏联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海派经济学》2023年第1期231-232,共2页王岩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含有“自身”和“外部”两个条件,是内因和外因结合的产物: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中国无产阶级兴起在政治上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对中共创建起了重要的催...
关键词:共产国际 俄共(布) 近代中国社会 中央局 内因和外因 中共创建 专门机构 中央委员会 
列宁关于俄共(布)勇于自我革命的实践和思想被引量:2
《党政研究》2023年第1期48-57,125,共11页王一娟 俞良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东方社会发展重要文献整理和研究”(20&ZD010)。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和俄共(布)努力在党内开展了自我革命的实践。内容主要有:承认党内在要不要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问题上犯有“革命空谈”的错误;承认党内关于工会作用的大争论是耽误事业发展的“奢侈行为”,是产生党内派别活动并破坏...
关键词:自我革命 列宁 社会主义 党的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