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臭假单胞菌

作品数:272被引量:865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许平唐鸿志郑裕国梁如冰贾晓强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微生物学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恶臭假单胞菌F1的条件性自杀底盘细胞构建被引量:1
《微生物学通报》2024年第12期5026-5036,共11页张亚樵 徐凌雪 许艳红 孙延瑜 胡晓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0112);泰山学者攀登计划(Tspd20210317)。
【背景】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F1营养需求简单、生长迅速以及多样的代谢途径,被认为是合成生物学领域中最有潜力的底盘细胞之一。然而,将P.putida F1的基因组进行精简构建生物降解的底盘细胞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构建...
关键词:恶臭假单胞菌F1 底盘细胞 溶源噬菌体基因组岛 条件性自杀系统 
苯系物降解菌PseudomonasputidaSW-3的筛选及其降解苯的研究被引量:8
《微生物学通报》2017年第9期2096-2103,共8页张燕可 冯守帅 杨海麟 黄兴 唐嘉鼎 吴泉钱 顾利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160611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BK20150133)~~
【目的】以苯、甲苯和苯乙烯为唯一碳源,从工业石油废水中筛选苯系物降解菌,分析其降解特性,探讨底物间相互作用对降解情况的影响。【方法】经生理生化和16S r RNA基因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含量,通过细胞的疏...
关键词:苯系物 恶臭假单胞菌 生物降解 相互作用 
arcA基因提高大肠杆菌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被引量:1
《微生物学通报》2016年第1期17-25,共9页张法 韩瑞枝 许国超 董晋军 倪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1276112;31401634);国家973计划项目(No.2011CB71080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BK20140135)~~
【目的】将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JUCT1)的基因arc A(编码精氨酸脱亚胺酶)整合到Escherichia coli JM109(DE3)基因组中,以提高该菌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方法】以P.putida JUCT1的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基因arc A,并与p ET...
关键词:精氨酸脱亚胺酶 RED同源重组 有机溶剂耐受性 恶臭假单胞菌 大肠杆菌 
冷风干燥制备高活菌的恶臭假单胞菌菌粉被引量:1
《微生物学通报》2015年第12期2330-2336,共7页刘丽菲 陈正军 孙筱君 梁运祥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2012MBDX013)
【目的】获得高活菌恶臭假单胞菌菌粉,提高菌体干燥及保藏存活率。【方法】选用冷风干燥法制备活菌粉,并优化吸附载体与保护剂。【结果】冷风干燥制备恶臭假单胞菌菌粉干燥存活率普遍达到65%以上,显著优于喷雾干燥(24%);对载体与保护剂...
关键词:恶臭假单胞菌 冷风干燥 载体 保护剂 
一株苯酚降解菌的鉴定及其降解特性被引量:4
《微生物学通报》2012年第10期1396-1406,共11页李慧娟 赵从 王力 曹智琨 邵先祥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No.J11LC08)
【目的】鉴定从某化工厂附近土样中分离到的一株耐高浓度苯酚的菌株T10,通过优化菌株的培养条件提高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方法】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其种属,以液体摇瓶培养菌株T10对苯酚的降解率为指...
关键词:恶臭假单胞菌 苯酚 降解特性 响应面分析法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假单胞菌耐溶剂机制研究被引量:3
《微生物学通报》2012年第4期468-476,共9页宋亮 倪晔 孙志浩 
国家973计划课题(No.2011CB71080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No.BK201115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NCET-11-0658);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目的】有机溶剂对微生物有强烈的毒害作用致使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在较高的有机溶剂浓度下生长。为了探究微生物的耐溶剂性机制,由野生型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JUCS驯化获得一株能够在60%(V/V)的环己烷中生长的菌株P.putidaJUCT...
关键词:耐溶剂性 二维电泳分析 恶臭假单胞菌 菌株驯化 环己烷 
Val22对恶臭假单胞菌扁桃酸消旋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微生物学通报》2011年第7期982-987,共6页梅卓航 刘击 于洪巍 
恶臭假单胞菌扁桃酸消旋酶的Val22位于20s环状结构上,是与底物结合相关的氨基酸之一。其中Val被替换为Arg后酶活性下降了75.9%。除了酶与底物疏水作用减弱以外,静电排斥作用增强也可能引起活性的下降。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酶与底物的...
关键词:扁桃酸消旋酶 恶臭假单胞菌 定点突变 分子动力学 
城市河道污水中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被引量:7
《微生物学通报》2010年第4期566-572,共7页詹吉东 汤江武 王新 姚晓红 吴逸飞 周莉 葛向阳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07C2203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创新提升工程项目
采用富集培养和BTB(溴百里酚蓝)平板法从城市河道污水中筛选、分离获得了一株高效的好氧反硝化菌株ADZ1,48h内对硝酸盐的降解率为93.1%,总氮的去除率为34.7%。16SrRNA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Pseudamonas sp.,经VITEK2...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 城市河道 生物脱氮 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孔雀石绿脱色菌恶臭假单胞菌菌株M6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15
《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第1期57-63,共7页李怡 何珊 曹海鹏 杨先乐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No.B-8101-08-0017);上海水产大学青年科研基金(No.A-0212-07-0251)
从养殖池污泥中分离了6株对孔雀石绿具有脱色能力的菌株,经过进一步在孔雀石绿营养肉汤中富集培养及其脱色率的比较,筛选出对孔雀石绿具有较强脱色能力的优良菌株M6。菌株M6在30°C、150r/min条件下对孔雀石绿的脱色率为97.14%,通过革...
关键词:孔雀石绿 恶臭假单胞菌 鉴定 生长特性 
恶臭假单胞菌TS1138转化生产L-胱氨酸的工艺研究被引量:6
《微生物学通报》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刘春琴 余养盛 白钢 杨文博 陈宁 怀立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470053);天津市重点基金资助项目(No.05YFJZJC00900)
对以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DL-2-amino-A2thiazoline-4-carboxylic acid,DL—ATC)为底物原料,经微生物酶法催化合成L-半胱氨酸,并进一步氧化和分离纯化产物L-胱氨酸的生产工艺和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恶臭假单胞菌TS113...
关键词:恶臭假单胞菌 DL-ATC L-半胱氨酸 L-胱氨酸 生产工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