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棍英雄

作品数:17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文惠常远佳黄德林李佳玉关慧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滁州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善与恶的双重悖论——论马洛悲剧中的“恶棍英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4期107-114,共8页常远佳 赵炎秋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资助项目“马洛悲剧诗学研究”(181609)。
克里斯托弗·马洛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伟大先驱。他第一个用"恶棍英雄"作为悲剧英雄,这类角色因为有别于"性格必须善良"的传统悲剧英雄而一直备受争议。恶棍英雄的矛盾形象代表了道德的"恶"与历史的"善"之间的悖论关系,显示了新的...
关键词:克里斯托弗·马洛 恶棍英雄 悖论 道德的“恶” 历史的“善” 
哪种“恶棍”式主角更具悲剧意义?——塞内加与马洛悲剧之比较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117-121,共5页常远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资助项目“马洛悲剧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81609);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马洛悲剧与古典悲剧传统”(项目编号:16B0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古罗马悲剧家塞内加在英国悲剧形成过程中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克里斯托弗·马洛作为英国悲剧的创始人之一,有较多学者认为马洛完全在模仿塞内加。马洛在接受塞内加影响的基础上,在有些重要方面已经超越了塞内加。塞内加过分追求残酷...
关键词:马洛 塞内加 恶棍英雄 悲剧意义 
孤高傲世的绝唱,恶棍英雄的华章——解读拜伦的《唐璜》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6年第8期00309-00312,共4页袁晓露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
关键词:乔治·戈登·拜伦《唐璜》浪漫主义拜伦式英雄 
《简·爱》对哥特手法的创新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年第8期19-20,共2页吴明靖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的哥特传统,分析《简·爱》一书在人物形象、情节构造及环境描写方面对哥特手法的借鉴。夏洛蒂·勃朗特将超现实与现实相结合,哥特手法成为塑造人物、批判社会、表达女性意识的工具,从而使《简·爱》超越了传统的哥...
关键词:哥特传统 恶棍英雄 女性意识 
《简·爱》中哥特式“恶棍英雄”人物形象
《作家》2014年第11X期126-127,共2页李磊 
《简·爱》中的男主人公罗切斯特是夏洛蒂·勃朗特用哥特式艺术手法成功塑造的"恶棍英雄"形象,对罗切斯特复杂人格的描写使曲折委婉的爱情更富有传奇色彩。本文从罗彻斯特人物塑造的若干方面分析了其"恶棍英雄"形象的复杂人格特点,有助...
关键词:罗切斯特 哥特式 恶棍英雄 人格 
浅议哥特写作手法在福克纳作品中的运用
《作家》2011年第14期42-43,共2页李永鑫 
美国南方代表作家福克纳广泛使用"哥特小说"技巧,抒写恐怖离奇的故事,描绘阴森的背景,渲染惊悚氛围,塑造"恶棍—英雄"人物,勾勒出一个"哥特世界"。这种哥特式的创作手法广泛运用于福克纳的创作中,但我们应该看到矗立在怪诞现象背后的是...
关键词:福克纳小说 哥特手法 恶棍英雄 美国旧南方 
论阿特伍德对哥特式小说的颠覆与超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124-125,128,共3页陈香玉 
绥化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R092009)
哥特式小说作为一个经典的小说类型正逐渐发展和衍变。加拿大"文学女王"阿特伍德承袭了哥特式小说的基本形式,但她不是简单的摹仿和继承,而是颠覆哥特式小说中不合理的因素,如"恶棍式英雄"形象和"古堡"意象。在祛除了哥特式小说中父权...
关键词:哥特式小说 阿特伍德 “恶棍英雄” “古堡”意象 
从《呼啸山庄》和《简爱》看哥特式小说风格被引量:9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85-87,共3页李佳玉 
哥特式小说在英美文学中影响广泛,许多一流作家都成功借鉴了哥特式小说风格,爱米莉姐妹的《呼啸山庄》和《简爱》中运用了哥特式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环境,烘托主题,构造情节,揭示人物的心理冲突,为作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使我们...
关键词:哥特式小说 恶棍英雄 神秘 恐怖 
哥特式小说风格特征在《简·爱》中的诠释被引量:2
《时代文学》2009年第6期91-92,共2页关慧 
哥特式小说在英美文学中影响广泛,许多一流的作家都成功地借鉴了哥特式小说的艺术手法。在《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为哥特形式注入现实的内容和激烈的情感,借助哥特小说所特有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表达女性对于男权文化的反抗,实...
关键词:哥特式特征 《简·爱》 恶棍英雄 恐怖神秘 
揭开哥特小说的神秘面纱——解读威廉·福克纳小说《押沙龙,押沙龙!》被引量:1
《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16-17,24,共3页张艳 
《押沙龙,押沙龙!》是20世纪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一部哥特小说。恶棍英雄的塑造、恐怖的情节和揭示人性阴暗面的主题都具备了哥特小说的特征。哥特式手法的运用是对建立在奴隶制和种族主义基础上的旧南方非人性的鞭笞。
关键词:哥特式小说 恶棍英雄 奴隶制 种族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