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欠薪行为

作品数:27被引量:10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艳红李蕾李梁徐楷冯梅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东南大学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大江周刊(论坛)》《商》《农村财务会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常会: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依法坚决打击恶意欠薪行为
《中国信用》2024年第2期32-32,共1页岁正阳 
国务院日前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证的政策举措,审议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听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汇报,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正草案)》和《...
关键词:修正草案 会计法 碳排放权交易 政务服务 能源法 工资支付 政策举措 行政效能 
依法惩治恶意欠薪行为 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访最高检第一检察厅负责人
《中国信用》2023年第2期14-17,共4页岁正阳 
对于农民工来说,一份工资,意味着一份生活保障,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春节临近,要扎实细致做好重点民生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关键词:拖欠农民工工资 检察厅 电视电话会议 隐患排查 工资支付 欠薪 扎实细致 农民工 
立法保障农民工工资落实到位
《江淮法治》2019年第16期8-8,共1页张西流 
劳动用工全面实名制、用农民工需交工资保证金、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正在人社部网站公开征集意见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有望将这些举措完善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条例提出农民工工资每月至少足额发1次,逾期不支付加付至...
关键词:立法保障 农民工工资 恶意欠薪行为 
洪雅:严惩恶意欠薪行为
《四川劳动保障》2018年第7期25-25,共1页
眉山市洪雅贝加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王某等18名员工2017年6月至12月工资,共计115566元。2017年12月23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从其银行账户取款后,关闭手机潜逃。经调查取证,县人社局责令洪雅贝加公司2018年1月1日前付清工资。洪雅贝加公...
关键词:洪雅 欠薪行为 恶意 严惩 法定代表人 银行账户 调查取证 公安机关 
年关不讨薪 吃上“定薪”丸——防范农民工工资拖欠风险预警提示
《中国信用》2018年第1期104-110,共7页岁正阳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2017年8月,河南省兰考县农民工刘远华因这段鼓舞人奋斗的寄语出了名,被称为"励志农民工"。然而,这位农民工在2017年年...
关键词:农民工工资 人社部 包工头 拖欠工资 法律援助 劳动保障监察 劳动报酬 联合惩戒 工资拖欠问题 工程建设领域 维权意识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 农民工讨薪 恶意拖欠 预警提示 恶意欠薪行为 
论恶意欠薪行为的法律规制被引量:1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年第11期43-47,共5页陈宏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用工需求的突增猛长与劳动人口红利呈逐渐收缩的趋势,劳资纠纷日益凸显,使恶意欠薪逐渐发展为影响劳动关系和谐与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隐忧。规制恶意欠薪行为并非一条刑法修正案所能完全解决的,除将欠薪...
关键词:恶意欠薪 劳资纠纷 合法权益 法律规制 
论恶意欠薪行为的刑法规制——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犯罪构成的思考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111-120,共10页杨俊 
江苏省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新增设的一项罪名,旨在对恶意欠薪这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刑法规制。然而,由于对该罪构成的规定较为抽象笼统,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分歧,影响了其应有的立法价值和预期的实践...
关键词:恶意欠薪 刑法规制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犯罪构成 
广东法院依法惩治恶意欠薪行为
《法律与生活》2016年第10期61-61,共1页张慧鹏 潘玲娜 
2016年4月28日,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被告人宋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5万元。
关键词:人民法院 广东省 欠薪行为 恶意 惩治 有期徒刑 劳动报酬 被告人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问题的研究
《商》2015年第42期229-229,共1页宋春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群体性恶性事件大量激增,主要原因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社会矛盾激化,这与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相冲突。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写入刑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关键词:劳动主体 用工主体 恶意欠薪行为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试析恶意欠薪行为入罪视角下刑法的盲目扩张
《经营管理者》2014年第6X期242-243,共2页蔡理雄 
本文对"恶意欠薪"行为的性质、救济路径、入罪的背景进行分析、考察、解读,并反思后提出一些制度调整优化举措,从而否定刑法的盲目扩张。
关键词:恶意欠薪 社会危害性 刑法扩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