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作品数:1008被引量:2492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姜泓胡晓梅霍韬光李红玉张颖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兰州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南药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纳米雄黄诱导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和自噬的研究
《中南药学》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李旭 鲍蕾蕾 姜爽 王晓波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技术研究面上资助项目(No.2016SKT-M010)。
目的探究纳米雄黄引起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设为对照组和给药组(给药组分为水飞雄黄组和纳米雄黄组),进行CCK-8细胞活力检测、荧光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以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与对...
关键词:雄黄 水飞雄黄 纳米雄黄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雄黄的形态砷与价态砷在体内的转化和蓄积被引量:6
《中南药学》2022年第6期1359-1366,共8页陈杨 王楚茵 姚妮 赵希彤 张谦 关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2074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81403069)。
雄黄作为传统矿物类中药,使用历史悠久,具有燥湿祛痰、解毒、杀虫的功效。现代研究证实雄黄还能治疗多种恶性疾病,在临床应用广泛。然而,由于雄黄含有重金属元素砷,毒副作用较强,其应用安全性和科学性一直饱受争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
关键词:雄黄 形态砷 价态砷 毒性 转化和蓄积 肠道菌群 
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对雄黄可溶性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中南药学》2020年第2期235-237,共3页徐文峰 金鹏飞 徐硕 张闪闪 何笑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803715);北京医院科技新星项目(No.BJ-2016-039)。
目的研究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对雄黄可溶性砷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立雄黄、雄黄配伍大黄及雄黄配伍大黄总蒽醌实验组,采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提取各组中的可溶性砷,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各组样品中可溶性砷的含量。结果雄黄与不...
关键词:大黄 雄黄 蒽醌类化合物 可溶性砷 
矿物中药雄黄毒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中南药学》2019年第6期899-903,共5页徐文峰 金鹏飞 徐硕 张闪闪 吴学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803715)
雄黄作为传统中药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含砷中药,其毒性和安全性也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脏器毒性、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及细胞毒性、毒代动力学、毒性物质基础和砷形态分析等方面对雄黄毒性的研究加以总结,为其深...
关键词:雄黄 毒性 矿物  
纳米雄黄的药理活性及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中南药学》2018年第5期661-664,共4页李少元 杨旭萍 张尊建 黄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40318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BK2014064)
纳米雄黄是由传统矿物中药雄黄制备而成的纳米级药物,具有生物利用度高、靶向性强等生物学特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雄黄在药理及毒性作用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深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纳米雄黄 抗肿瘤 毒性 作用机制 
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提取雄黄中的可溶性砷被引量:2
《中南药学》2018年第3期322-326,共5页罗世林 李志 叶润 段晓杰 杨雨薇 林宏英 贾姗姗 孙毅坤 
北京中医药大学检验检测科研专项(No.2016-JYB-WTZX-003);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课题(No.XJZX17014)
目的利用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雄黄中可溶性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以雄黄中可溶性砷的提取率为指标,筛选出影响雄黄中可溶性砷提取率的3个显著影响因素:温度、时间、提取次数。在此基础上,通...
关键词:雄黄 可溶性砷 PLACKETT-BURMAN设计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法 
局方至宝丸中雄黄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
《中南药学》2017年第9期1289-1292,共4页许苗苗 王芍 王舒懿 谢志民 
目的建立局方至宝丸中雄黄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雄黄中砷的含量。结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的线性范围为0~16 ng·mL^(-1)(r=0.9973);平均回收率为99.1%~107.0%,RSD为0.87%~5.4%(n=3)。结论所建方法专属...
关键词:局方至宝丸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雄黄 含量测定 
化风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中南药学》2017年第8期1100-1105,共6页徐文峰 李怡 金鹏飞 徐硕 
化风丹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本文对近年来化风丹在制剂工艺、质量控制、毒理作用、治疗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物质基础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化风丹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风丹 中药复方 朱砂 雄黄 毒理 质量控制 研究进展 
雄黄及其成方制剂的药效和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3
《中南药学》2017年第4期467-471,共5页王红芯 韩旭 骆骄阳 杨美华 
2015年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10种含矿物药的外用制剂安全性与可控性研究"(No.2015468004-4);"协和青年基金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3332015143)
雄黄作为传统的中药材之一,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应用历史,其最早收录于《神农本草经》,曾一度被视为治病救人的良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雄黄的抗炎镇痛、祛痰、杀虫等功效已得到认可,且近年来雄黄被报道用以治疗白血病、肿瘤等疾病,...
关键词:雄黄  药效 毒性 形态 
纯化纳米雄黄制备方法探讨被引量:5
《中南药学》2014年第3期234-237,共4页王栋 周乐杜 曾鹏 李增博 
湖南省科技局课题(编号:2009SK3186)
目的探讨纯化纳米雄黄的制备方法,以制备高纯度、高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的纯化纳米雄黄颗粒。方法①天然雄黄经去离子水和不同浓度的HCl、NaOH纯化处理后得到纯化雄黄,测定As2S2含量;②天然雄黄、纯化雄黄经高能球磨法制备得到天然...
关键词:纯化纳米雄黄颗粒 制备工艺 高能球磨法 雄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