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始点

作品数:9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牟吉元崔龙张路生郑方强姚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气象局滨州市植保站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新农民》《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环境昆虫学报》《山东林业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草地贪夜蛾的有效积温和发育始点及其发生世代预测被引量:6
《环境昆虫学报》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刘小宇 荣志云 王连刚 姚超 张路生 迟金强 林倩 董秀霞 姚晓灵 徐德坤 萧玉涛 李向东 郑方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604);山东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SDAIT-02-10)。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自2019年6月入侵山东后,同年于山东部分地区发现其为害夏玉米,对当地玉米Zea mays L.的生产造成威胁。为了明确温度对该害虫的影响和在山东不同地区的发生世代数,进行了温度对其生长发育、...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 发育历期 有效积温 发育始点 世代 
海氏桨角蚜小蜂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初探
《新农民》2020年第31期32-32,64,共2页孙伟伟 陈友 
本文研究了海氏浆角蚜小蜂的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结果发现:产卵到羽化阶段,海氏桨角蚜小蜂完成发育的有效积温(DD)为333.79日度,发育起点温度(T0)为9.8℃。羽化到死亡阶段,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发育历期呈现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的趋势,在20℃...
关键词:海氏浆角蚜小蜂 发育始点 有效积温 
美洲斑潜蝇发育始点及有效积温研究被引量:2
《植物检疫》2000年第4期200-203,共4页董慈祥 杨青蕊 高志民 胡树香 任兰花 李国全 
室内设置 5种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卵、幼虫、蛹、成虫和全世代的发育速率进行了观察 ,测得其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14 .4、12 .8、11.1、15 .0、12 .5℃和 2 9.0、48.9、136 .6、2 3.7、2 38.2日度 ,同时对
关键词:美洲斑潜蝇 发育始点 有效积温 蔬菜害虫 
美洲斑潜蝇发育始点及有效积温研究被引量:1
《华东昆虫学报》2000年第2期77-80,共4页董慈祥 杨青蕊 高志民 胡树香 任兰花 李国全 
室内设置 5种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卵、幼虫、蛹、成虫和全世代的发育速率进行了观察 ,测得其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14.4、12 .8、11.1、15.0、12 .5℃和 2 9.0、4 8.9、136.6、2 3.7、2 38.2日度 ,同时对
关键词:美洲斑潜蝇 发育始点 有效温度 发生 
斑须蝽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研究被引量:1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0年第1期8-9,共2页董慈祥 杨青蕊 房巨才 胡树香 王秀刚 李国泉 
山东省科委下达"斑须蝽发生及防治研究"项目
室内设置5种温度对斑须蝽卵、若虫、成虫和全世代的发育速率进行了观察,测得其发育始点分别为16.3℃、15.8℃、7.7℃和14.2℃,有效积温分别为47.6℃、392.9℃、91.2℃和598.6℃。
关键词:斑须蝽 发育始点 有效积温 
瘤大球坚蚧最佳防治期的测报方法被引量:1
《新疆林业》1999年第1期17-18,共2页白玉龙 席勇 
关键词:瘤大球坚蚧 最佳防治期 有效积温法则 发育始点 若虫孵化 发育起点温度 初孵若虫 气温变化 雌成虫 测报方法 
棉铃虫发育始点、有效积温的测定和发生检验被引量:7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3期280-284,共5页牟吉元 崔龙 陈天业 
山东省科委下达的"棉铃虫大发生机制和防治对策研究"课题
在不同定温下观察了棉铃虫各发育阶段的发育速度,测得其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常数。运用测得的这些常数,推测棉铃虫在山东省主要棉区一年发生的代数和发生时期,与实测情况基本相符,在预测其发生期和地理分布时可供参考。
关键词:棉铃虫 发育始点 有效积温 棉花 害虫 
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被引量:22
《山东农业科学》1995年第4期39-41,共3页冯殿英 王继藏 任兰花 贾恩宽 徐春明 
甜菜夜蛾在当地一年完成5个世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单雌产卵平均445粒(351~542).单头幼虫食大白菜叶558.1mm2.卵、幼虫、蛹的发育始点温度分别为14.96℃、15.61℃、16.32℃;有效积温分别为3...
关键词:甜菜夜蛾 生物学特性 发育始点 防治 
大袋蛾发育始点及有效积温的研究被引量:2
《山东林业科技》1993年第1期54-56,共3页田淑贞 王西南 范迪 刘? 
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enllen)在山东主要危害泡桐,常暴发成灾,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我们对此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为探索其在我省当年完成2代的可能性,进行了有效积温的研究,现结将果整理如下。 1 观察测定方法 1.1 蛹历期测...
关键词:大袋蛾 发育始点 有效积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