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概念

作品数:1074被引量:3253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沈敏荣尹建国吴丙新刘风景许中缘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学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民事责任制度在文化遗产法律适用中的意义——以法律概念生成为视角
《法学杂志》2015年第5期68-76,共9页张舜玺 
《文物保护法》等规定了追究当事人民事责任的条款,但实践中该条款处于存而不用状态或存在适用不规范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当前法律适用中仅将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定位为违反国家的行政管理秩序,对文化遗产法律概念的理解仅停留在文化民...
关键词:文化遗产法律 民事责任 法律适用 概念生成 
医疗事故法律概念的缺陷及完善被引量:1
《法学杂志》2011年第7期59-62,共4页孔繁军 常明明 
山东省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医疗保障法律关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5BFZ05)成果之一
概念定义的科学性是概念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医疗事故的立法概念没有反映事故现象的本质,并与日常语境中的事故观念和其它事故立法中的事故概念不一致,与医疗过错相重合。因而不仅导致了不同主体对医疗事故认知上的差异,而且也造成了...
关键词:医疗事故概念 科学性 医疗事故概念的重构 
行政法中不确定法律概念的价值补充——以对“社会效果”的考量和运用为中心被引量:2
《法学杂志》2010年第11期135-137,共3页尹建国 
第4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号:20090460936)的阶段性成果
价值补充是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典型和专属方法。在为价值补充时,关注适法的社会效果,在我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现实基础。行政主体在具体化不确定法律概念时对社会效果的考量,一方面应关注社会公众的普遍价值观和道义性诉求...
关键词:不确定法律概念 价值补充 社会效果 
土地立法的三个基本问题思考
《法学杂志》1996年第6期11-13,共3页刘辉 顾瑞 
土地立法的三个基本问题思考刘辉,顾瑞一、土地立法应确立的基本原则。《土地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土地法制,对各项土地制度和全部土地法律规范起统率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国...
关键词:土地立法 三个基本问题 土地市场 国有土地使用权 土地权利 法律概念 土地法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所有权 土地公有 
法官庭审要讲“法言法语”
《法学杂志》1995年第4期19-19,共1页云天友 
法官庭审要讲“法言法语”最近,笔者旁听了某法院公开审理的一起经济纠纷案件。开庭时,审判人员不注意使用法律语言,显得很不严肃。如:把原告人、被告人叫成“某厂长、某同志”,把双方当事人的辩论说成“打嘴仗”等等。笔者认为,...
关键词:法律语言 法官 审判人员 法律概念 法语 准确表达 经济纠纷案件 规范化语言 业务术语 业务素质 
对专有技术保护的几点法律思考
《法学杂志》1995年第3期18-20,共3页钱玉林 
对专有技术保护的几点法律思考钱玉林一、Know-How与专有技术。“Know-How”一词被引入法律领域后,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在美国,Know-How与Trade-Secret经常在合同中交互使用,而英国的一些学...
关键词:专有技术保护 法律保护 商业秘密 侵权行为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法律概念 合同法 财产权 不正当竞争行为 民事权 
关于重新犯罪有关问题的探讨
《法学杂志》1994年第3期20-21,共2页邓可大 
关于重新犯罪有关问题的探讨邓可大一、关于重新犯罪的概念。从广义上讲,重新犯罪就是原先曾有构成犯罪的严重违法行为的人,不论司法机关是否追究其刑事责任和是否受到刑罚的处罚,后来又有构成犯罪的严重违法行为的,称之为重新犯罪...
关键词:重新犯罪 刑罚执行完毕 有关问题 加重处罚 法定情节 《决定》 法律概念 《刑法》 构成要件 严重违法行为 
时常用错的法律概念
《法学杂志》1988年第6期38-38,共1页邱连云 
在新闻报道、正式文件以及人们素常谈话中,常见用错法律概念的现象。笔者所见,大体有以下诸种: 一、“逮捕法办”提法失当。新闻报道和人们谈话中,多称之为被公安机关“逮捕法办”。“逮捕法办”的提法,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属...
关键词:法律概念 定罪科刑 新闻报道 公安机关 检察机关 法办 逮捕 强制措施 违法犯罪者 侦察 
正确区分刑事犯罪中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法学杂志》1985年第1期49-50,共2页王希仁 
在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中,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关于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正确区分刑事犯罪中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无论对于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还是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加强人民民主专政,都具有重要意义。王强华同...
关键词:刑事犯罪 两类矛盾 不同性质 社会治安 人民内部矛盾 毛泽东思想 区分 敌我矛盾 法律概念 社会主义经济 
不宜用“劳改释放犯”的称谓
《法学杂志》1982年第2期49-49,共1页冯华德 朱开栋 
有些报刊在谈到劳改释放人员时,仍称他们为“劳改释放犯”。我们认为,这样的称谓有如下的毛病:一是不准确。一个人的行为,触犯了国家的法律,经人民法院判决,成为罪犯。而罪犯经过强制性的劳动改造,释放后(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就是公民,...
关键词:释放犯 劳改 劳动改造 政治权利 法院判决 法律概念 罪犯 强制性 不准确 报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