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

作品数:914被引量:1628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熊德米宋北平高莉潘庆云邹玉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杀死一只反舌鸟》中的法庭言语分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26期132-133,共2页刘鑫淼 
法律和文学是两个看似相距甚远,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两者有相似的价值取向。许多涉法作品以法律案件和审判作为素材进行创作,表达作者的思想或是揭露司法的不公正,庭审也就成了这些涉法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为研究法庭言语提供...
关键词:法律 文学 法律语言 法庭言语 
论合作原则在法律实践中的运用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11期256-257,共2页张旭 
合作原则是会话的基本原则,交谈的主体适用合作原则来达到他们的共同目的。法律离不开语言,无论是立法者制定法律、司法审判中法官作出法律推理这类抽象的语言文字运用,还是司庭审对话这类具体的语言运用,都需要语言作媒介。合作原则的...
关键词:合作原则 立法模糊语境 语用推理 庭审对话 法律语言 
从律师语言的特点看其体现的法律文化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8期293-294,共2页尚思江 
法律语言是法律文化形成和传播的方式与手段,法律文化是法律语言存在的背景和环境,在我国诸多的法律职业中,律师使用的法律语言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都展现了不同的法律文化。本文将详细解读律师语言中的特点,来探讨其背后分别展现的法...
关键词:法律语言 法律文化 律师 
我国立法语言中“和”与“或者”的歧义问题研究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31期9-10,共2页袁硕 
我国立法语言中"和"与"或者"的使用不当问题极为突出。由于二词自身属性,其在法律条文中存在着多处表述不清,相互替代、混用的现象,致使相关法律歧义严重。本文拟对这种现象的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尝试找到解决方法。
关键词:法律语言  或者 
我国涉外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问题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30期25-26,共2页龚家林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Y2012sy15
不公平司法个案凸显的问题,暴露了我国涉外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这些缺陷包括赔偿标准缺乏制度公平、司法裁判规则缺乏制度公平两个方面。该缺陷不仅使该制度本身缺乏公平性,而且使法官容易做出不公平裁判。中国现行涉外人身损害赔...
关键词:涉外人身损害赔偿制度 赔偿标准 公平缺失 司法不公 法律语言完善 
论检察工作中的大众化表达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28期185-185,167,共2页张繁荣 潘洪梅 
检察工作中的大众化表达不容忽视,它关系到检察机关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能的运行。本文在厘清大众化表达的内涵后,总结了当前检察工作实践中大众化表达存在问题包括语言使用偏差、过于专业死板等之后,对导致司法人员大众化表达能力不足的...
关键词:法律语言 大众化语言 队伍建设 
浅论美军战时对法律语言的掌控——从“战俘”到“战犯”的转换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8期173-174,共2页黄亦池 
现代战争的复杂性、激烈性和残酷性决定了其成与败不再仅限于交战双方军事实力的孰优孰良,其中法律的运用、舆论的导向以及人心的相背等因素都将直接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主要选择美军战时对法律语言的掌控——从"战俘"...
关键词:法律 战俘 战犯 
法律英语翻译中应充分重视拉丁语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15期236-236,240,共2页李建 
拉丁语在法律英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拉丁语词汇和2012国际商会仲裁规则英文版本,对比国内法律英语的翻译,认为在法律英语翻译中拉丁语应得到积极地应用。
关键词:拉丁语 法律英语翻译 法律语言 
法律文化对涉外合同的影响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1期7-7,13,共2页谭琳 
涉外合同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因为合同主体或内容,涉及了不同国家的法律问题以及法律渊源,具有了与其他合同不一样的特征。而且,往往由于牵涉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体系和法律语言,给理解造成了很大障碍。本文通过对涉外...
关键词:涉外合同 法律文化 法律语言 
译作质量与法律语言的精准与专业原则——以《劳动合同法》英译为例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3期179-181,共3页王丽丽 
目前中国的法律法规往往存在多个英译本,低质量的译本日后有可能引发诉讼争端。通过对《劳动合同法》4个英译本的翻译不当之处进行分析,举例论述了法律语言的精准与专业两条原则。只有严格遵循上述原则,译者才能保证译作质量,从而相关...
关键词:法律语言 译作质量 精准 专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