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益侵害

作品数:372被引量:1905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光权郭小亮黎宏陈家林阎二鹏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浅析犯罪着手的认定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10期287-288,共2页席曈彤 
实行行为的着手在刑法上是一个争议性较大的理论问题,是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分界线。我国的刑法理论界对于犯罪着手的理论依据有着不同的见解,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复杂案件的犯罪着手的认定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犯罪着手的认定在具体的...
关键词:着手 客观说 法益侵害 
新行为无价值论之提倡——兼论结果无价值论的不足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2期178-181,共4页李佳兴 
在德国和日本的刑法中,有关违法性的理论有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的对立,两派的主要分歧在于行为样态及其主观要素的考察应该放在违法中还是责任中。我国学者关于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争论,是在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体...
关键词:违法性 新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法益侵害导向说 行为规范违反说 
扒窃罪入罪之司法实践分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25期260-261,共2页张乐涛 
扒窃入刑的正当性就在于扒窃行为具有比较严重的法益侵害性,这也是犯罪的本质属性所在。扒窃行为不仅是对财产权、人身权及公共秩序的多重侵害,而且扒窃者的主观恶性较大,扒窃入刑是对现行法律面临扒窃行为"发案率高、惩罚度小"困境的...
关键词:扒窃 入罪构成 法益侵害 
论不能犯问题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11期30-31,共2页吴伊玲 
不能犯是一个极易混淆而又不应忽视的理论问题之一。在我国刑法中,不能犯是未遂犯的一种,具有可罚性,但行为在何种情况下始成立不能犯在理论上存在争议。本文拟在结合中外有关不能犯学说的基础上,就我国不能犯这一问题略加探讨。
关键词:未遂犯 不能犯 危险法益侵害 
论犯罪停止形态与转化——以卢某等绑架案为视角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24期71-72,共2页苏尔然 
2009年4月15日21时许,被告人卢某、杨某、刘某等人在上海市广顺北路近临新路的河堤附近,看见被害人徐某、沈某途径该处,由被告人卢某提出抢钱并拦截、殴打徐某,杨某、刘某也上前帮忙,并从徐某身上搜得人民币10元。嗣后,被告人卢某、杨...
关键词:犯罪停止形态 法益侵害 定罪量刑 
违法性的实质问题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8期21-22,共2页刘庆明 
对于违法性的实质问题,主要有法益侵害说和规范违反说两种观点。法益侵害说注重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具有自由主义的色彩。规范违反说则强调对法律秩序的维护,旨在培养人们对于法律的认同和信仰。从整体上看法益侵害说虽然具有凸显个人的权...
关键词:法益侵害说 规范违反说 结果无价值 行为无价值 
试论法益在犯罪论中的地位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25期17-18,共2页姚清筹 
法益是刑法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它的地位可以媲美行为之于刑法的地位。如果说刑法是以行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大厦,那么法益就是贯穿这个大厦的砖石。法益的地位具体表现为:犯罪的本质是法益侵害、法益是犯罪分类的标准、法益是构成要件形...
关键词:法益 法益侵害 犯罪构成要件 
试论盗窃犯罪既未遂认定标准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14期116-117,共2页杨振强 
目前在盗窃罪既未遂认定标准上存在控制说、失控说、控制加失控说等观点,多种观点的存在对于司法实践造成了很大困扰。本文通过对三种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认为将失控说作为盗窃罪既未遂的认定标准更符合法益侵害理论,对司法实践更具指...
关键词:法益侵害 未得逞 失控说 非典型盗窃 
浅析刑事司法解释溯及力的普遍性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2期155-155,共1页袁靖 
2001年最高检关于刑事司法解释的效力问题做出了规定,明确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对于行为时已有相关司法解释,依照行为时的司法解释办理。本文认为,司法解释在刑法生效期内对任何尚未审结的案件应当具有溯及力,主要理由包括:司法解释是...
关键词:刑事司法解释 溯及力 法益侵害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