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袁

作品数:181被引量:9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长河谢本书刘小意郭长海孙秀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云南民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护国战争爆发前夕反袁第一电
《文史天地》2025年第3期34-39,共6页邓江祁 
中国战争史上,为了体现先礼后兵、师出有名,主动的一方往往会先下战书或发布檄文,阐述发动战争的缘由与目的,以打击敌方的士气,争取民众的支持,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制造舆论。赤壁大战前,曹操给孙权下战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
关键词:护国战争 赤壁大战 反袁 师出有名 制造舆论 孙权 中国战争史 
记河南反袁志士夏述唐
《河南文史资料》2024年第6期64-76,共13页夏之垣 
留日学武投身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胜利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于是有了“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我的祖父夏述唐就是一位河南反袁斗争中的代表人物。夏述唐,1888年出生,河南息县白店乡夏寨人,原...
关键词:护国战争 封建帝制 二次革命 辛亥革命 反袁斗争 袁世凯 孙中山 胜利成果 
关于汤寿潜督浙几个问题的探讨
《近代史学刊》2024年第2期7-25,共19页陶水木 
督浙是汤寿潜一生的主要事功之一,自然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迄今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既有关于汤寿潜督浙的整体考察,①也有关于汤寿潜督浙的具体问题研究,②还有一些综论性的汤寿潜研究成果也涉及督浙问题。③无论是对汤寿潜督浙的总...
关键词:汤寿潜 黎元洪 反袁 临时政府 研究成果 整体考察 贵林 北伐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杨闇公
《红岩春秋》2024年第10期26-27,共2页
杨闇公(1898~1927),重庆潼南人,从小天资出众,很早就显露出非凡的才能、过人的胆识和坚强的意志。15岁时即赴南京加入江苏军官教导团,并加入国民党。18岁那年,他投身反袁斗争,深入险地劝说担任江阴炮台要塞司令的好友及其他官兵起义,因...
关键词:杨闇公 江阴炮台 东渡日本 反袁斗争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 
党之元老董必武
《红岩春秋》2024年第9期8-9,共2页
董必武(1886~1975),湖北红安人。他自幼目睹国家日益衰败、人民饱受压迫,少年时就立志救国救民。1911年10月,他得知武昌起义的消息后,毅然投身革命洪流。然而,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被袁世凯窃取。在失望和悲愤之余,他重新走上了探求救国...
关键词:董必武 护法运动 中华革命党 救国救民 投身革命 武昌起义 日本大学 反袁斗争 
从反袁到附袁:谭延闿与二次革命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49-56,共8页徐秋意 江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19KBS112)。
袁世凯上台后,为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军事上极力削弱南方革命党的力量,政治上暗杀主张政党政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经济上向列强举借2500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由此引发革命党发起反抗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对袁世凯一系列镇压革命...
关键词:谭延闿 袁世凯 熊希龄 革命党 二次革命 态度 
杨闇公:头可断,志不可夺
《红岩春秋》2024年第5期95-99,共5页简奕 
杨闇公是重庆潼南人,从小天资出众,很早就显露出非凡的才能、过人的胆识和坚强的意志,其人生格言是“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15岁时即赴南京加入江苏军官教导团,并加入国民党。18岁那年,他投身反袁斗争,深入险地劝说担任江阴炮台要...
关键词:杨闇公 江阴炮台 反袁斗争 人生格言 国民党 
变化与常态
《十几岁》2023年第24期12-12,共1页杨丽芳(整理) 
梁启超晚年投身教育,成了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有学生当面问他:“您过去保皇立宪,后又拥护共和;曾是康有为的信徒和助手,后来又分手;前头拥袁(袁世凯),后来反袁;曾和孙中山合作,又分道扬、互相论战。如此前后矛盾,梁先生如...
关键词:前后矛盾 袁世凯 孙中山 反袁 康有为 拥袁 保皇 清华大学 
从《国币条例》看“袁大头”的流通被引量:1
《中国档案》2023年第5期82-83,共2页张煦 
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和声讨,袁在位83天便匆匆退位,旋即忧愤成疾而病逝,但以他的头像作为主要图案的银元(民间俗称“袁大头”)却并未因他的倒台而退出历史舞台,而是继续流通了很长一段时间,包括反袁人士在内,...
关键词:袁世凯称帝 反袁 忧愤成疾 银元 流通 《国币条例》 
从联袁到反袁:丁未政潮前后康梁对袁世凯态度的变化及其动因被引量:3
《学术研究》2023年第3期123-132,178,共11页李永胜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流亡中的康有为梁启超与英美政府(1898—1912)”(TJZL18-001)的阶段性成果。
戊戌政变期间,袁世凯将谭嗣同夜访提出的围园杀后计划向后党告密。多有论者认为,康有为、梁启超从那时起一直仇视袁世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戊戌后9年时间里,康梁未对袁世凯进行责备和谩骂,反而对袁多有赞美,甚至常存联袁之心。190...
关键词:康有为 梁启超 袁世凯 丁未政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