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斯拉夫主义

作品数:41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冯玮张建华赵兴明冯建勇周启超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比较文学》《魅力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把斯拉夫各民族引上了不同的道路”: 论佩平的斯拉夫文学史书写
《外国文学评论》2024年第2期52-73,共22页刘亚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国文学批评通史编撰”(23&ZD305)的阶段性成果。
在十九世纪泛斯拉夫主义者提出各种斯拉夫民族联合方案的背景下,俄罗斯文学研究者、斯拉夫学家佩平在其两卷本《斯拉夫文学史》中以斯拉夫各国文学的民族共性和特性作为基本考察点,找寻各民族文学发展的规律,以表明自己对斯拉夫联盟的...
关键词:佩平 《斯拉夫文学史》 《斯拉夫文学简史》 泛斯拉夫主义 民族性 
陈翰笙早期世界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问题
《世界历史评论》2022年第1期3-22,290,共21页熊鹰 
20世纪20年代,陈翰笙曾对世界历史中的民族主义问题进行了重要探讨。这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留学及回北大任教期间写作的一系列论文中,寄予着他对“一战”后中国民族独立问题的现实关怀。通过对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阿尔巴尼亚民族独立运...
关键词:陈翰笙 民族自决 民族主义 泛斯拉夫主义 民族经济 
民族原则如何影响国家疆界——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献的阐释被引量:3
《世界民族》2020年第4期1-9,共9页冯建勇 
国家民委委托课题“新时代中国边疆民族治理理论研究”(2019-GME-064)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路径与模式研究”(15ZDB028)资助。
18-19世纪的欧洲,"民族原则"(principle of nationalities)已然成为最有力的政治思想之一。按照这一原则,每个民族(nationality)都应该有自己的国家,因此每个民族都应该把自己同一个国家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也应该充分地组成一个国家...
关键词:民族原则 国家疆界 自然疆界论 泛斯拉夫主义 
东欧大地上“斯拉夫兄弟”渐行渐远
《党员文摘》2019年第5期41-43,共3页何任远 
波兰的边陲小镇弗沃达瓦,仿佛是波兰东部的一个桥头堡。在弗沃达瓦的小山坡上,能看到对面绿油油的一片田野,而不远处就是另外两个斯拉夫国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国界。三个'斯拉夫兄弟'国家,在这里形成了'金三角'。欧洲的语言可...
关键词:泛斯拉夫主义 奥斯曼帝国 东正教 南斯拉夫王国 克罗地亚 
丘特切夫的基督帝国论
《俄罗斯学刊》2018年第1期126-136,共11页乔占元 
丘特切夫认为开启欧洲新的纪元,一是最终建立大东正教帝国,东方合法的帝国,就是未来的俄罗斯;二是东西方教会联合。丘特切夫的基督帝国就是俄罗斯大东正教帝国,他的东西方教会联合就是要把罗马教皇变成东正教皇帝的臣民:他反对人类中心...
关键词:丘特切夫 基督帝国 俄罗斯中心论 泛斯拉夫主义 东正教 
浪漫主义的泛斯拉夫主义--新斯拉夫学被引量:2
《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第3期5-7,共3页 周启超(译) 
浪漫主义的斯拉夫学已离开舞台,实证主义的斯拉夫学业已谢幕,结构主义已成为今日科学之主导性的思想。作为结构的整体,现象的内在规律,系统的功能已经处于今日科学兴趣的中心。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内在的文学学已然得到人们频繁的讨论。...
关键词:结构主义 浪漫主义 实证主义 斯拉夫学 
19世纪下半叶俄国近东外交--伊格纳季耶夫外交活动与思想评析被引量:1
《经济社会史评论》2016年第3期107-116,共10页陈金鹏 
天津师范大学校博士基金项目“近代俄国文明史观研究”(52WW1108)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下半叶,面对克里米亚战争后的不利局面,伊格纳季耶夫通过多种手段提高俄国在土耳其的影响力,在与西方国家的较量中试图消除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限制,努力扩大俄国对巴尔干斯拉夫民族的影响。《圣斯蒂法诺条约》的签订使其外交生...
关键词:巴尔干半岛 俄土关系 《圣斯蒂法诺条约》 泛斯拉夫主义 
泛斯拉夫主义之演变
《商》2014年第24期81-81,共1页徐春淼 
泛斯拉夫主义是19世纪中期出现在奥地利境内西斯拉夫知识分子中间、以避免被德意志人和马扎尔人所通话的斯拉夫人民族自决和政治独立而结盟的文化。由于俄国是斯拉夫世界最为强大的国家,所以泛斯拉夫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俄国产生了十...
关键词:泛斯拉夫主义 演变 19世纪中期 政治独立 文化走向 东欧国家 知识分子 民族自决 
对恩格斯关于斯拉夫民族历史命运论断的再思考被引量:1
《大连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136-140,共5页孙军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1BMZ002)
泛斯拉夫主义是19世纪初期在中东欧斯拉夫人中间出现的,为谋取各斯拉夫民族文化自决和民族独立而形成的政治运动。恩格斯从无产阶级革命的全局利益出发,对泛斯拉夫主义运动持有反对的态度,并对斯拉夫民族的地位、作用和未来命运做出了...
关键词:恩格斯 泛斯拉夫主义 民族运动 
从俄国到土耳其:泛突厥主义的蜕化变质考查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1期27-27,共1页张来仪 
本文为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俄国泛突厥主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8JA770012.
从时间与空间角度考察泛突厥主义的历史轨迹,大体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一是19世纪下半叶在泛斯拉夫主义和“俄罗斯化”压力下出现的俄国穆斯林的语言、思想、行动“三统一”文化活动;二是19世纪末至当今的从土耳其到中国新疆的以分裂...
关键词:泛突厥主义 土耳其 俄国 19世纪下半叶 变质 泛斯拉夫主义 文化活动 19世纪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