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块壮字

作品数:77被引量:11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高魏黄南津蒙元耀袁香琴张显成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西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经济与社会发展》《河池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旬刊)》《华西语文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方块壮字的理据缺失
《民族语文》2025年第1期91-99,共9页韦亮节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南方少数民族类汉字及其文献保护与传承研究(16ZDA2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滇黔桂越边区百部珍稀土俗字文献收集译注与研究(21&ZD308)”阶段性成果。
方块壮字的理据是其构件对整字音、义的可解释性;理据缺失即其构件与整字音、义内在联系的模糊性。方块壮字理据缺失主要体现在借源与构造两方面。借源理据缺失包括借音缺失与借形缺失;构造理据缺失指偶合字、简省字、含“口”字、假借...
关键词:方块壮字 理据缺失 借源 构造 
粤语方言字与方块壮字的用/造字理据比较
《贺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55-63,共9页韦亮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滇黔桂越边区百部珍稀土俗字文献收集译注与研究”(21&ZD308);广西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粤语方言字是记录粤语方言的汉字,方块壮字是借用汉字字型或结构而创造的记录壮语的文字。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发现,二者的用/造字理据存在诸多对应细则。通过横向比较可知,在用字层面上,二者中的借音字、训读字(借义字)理据相同,而古本字...
关键词:粤语方言字 方块壮字 用/造字理据 
论方块壮字的构成理据及字义辨析
《辞书研究》2023年第6期19-30,I0001,I0002,共14页蒙元耀 蓝长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滇黔桂越边区百部珍稀土俗字文献收集译注与研究”(项目编号21&ZD308)。
方块壮字亦称古壮字、土俗字,是一种类汉字的书写符号系统。先辈的文化创作因有这种文字体系来记录而得以传世。要挖掘整理和研究壮族古籍,首要条件即能够正确识读这些方块壮字。因壮语方言之间语音有差异,各地歌师的文献抄本用字各有参...
关键词:方块壮字 文字性质 构成理据 字义辨析 
关于方块壮字中偶合字的思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116-118,共3页黄艳飞 
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课题名称《方块古壮字及其壮族文化研究》,项目编号为:2021KY1844。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汉字始终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实际上,在历史的长河不断推进的过程当中,还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民族文化,方块壮字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块壮字是壮族的一种传统文字,这种文字实际上是以汉字为基础演变出来的...
关键词:方块状字 偶合字 汉同字 
民族文化交融的典范——方块壮字的“汉字化”
《广西民族研究》2022年第4期147-155,共9页蓝盛 李锦芳 
中央民族大学2021年研究生科研实践项目“汉字与方块壮字同形字研究”(BZKY2021057)。
现代汉字符号系统中包含有方块壮字来源的成分,其中用于记录和描写壮语地名和地貌特征的“岽”“■”“咘”“榃”“[山巴]”“[山录]”“峝”“峒”“垌”等字,主要由方块壮字“汉字化”而来。方块壮字“汉字化”背后反映的是壮汉民族...
关键词:汉字 方块壮字 “汉字化” 壮语地名 民族文化交融 
方块壮字信息化的意义与可行性研究
《北部湾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76-82,共7页林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开放式数据库的古壮字字符与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1BYY103)。
方块壮字的信息化有利于实现标准拼音壮文与方块壮字相结合。在对方块壮字的字形、字音、字理、字频、历史等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推介主形字、标注标准的拼音壮文,既能保留资料的原始信息,又能通过计算机手段实现“个人创造—社会通行...
关键词:方块壮字 信息化 国际标准 
云南方块壮字的构造
《红河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77-81,共5页刘建琼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壮族《麽经》方块壮字研究(19CYY043)。
方块壮字是典型的类汉字,是壮族古文字发展史上壮汉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云南民间现仍保留着丰富的方块壮字手抄本文献,但目前对其研究的还不多。文章对云南方块壮字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方块壮字的构造作...
关键词:云南 方块壮字 构造 
方块壮字的性质与特点被引量:1
《北部湾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84-93,100,共11页林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开放式数据库的古壮字字符与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1BYY103)。
方块壮字又被称为“古壮字”,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本文从方块壮字产生的社会条件、字形本体的分析、国际标准的归类等方面,讨论了方块壮字的仿汉字借源文字性质,并结合实例简析了方块壮字借源与自源交互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系统性特点。...
关键词:方块壮字 借源性质 系统特点 
理据与方块壮字异体字的整理
《红河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82-86,共5页韦亮节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方块壮字由于造字随意、区域方言不同等原因,造就了大量的异体字。异体字是方块壮字研究的诸多难题之一,因而我们引入理据的概念。根据理据层级性,可将方块壮字分为全理据字、半高理据字、半理据字、半低理据字、无理据字等。结合汉字...
关键词:方块壮字 异体字 理据 整理 
方块壮字反切造字法再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67-74,81,共9页蓝盛 
中央民族大学2021年研究生科研实践项目“汉字与方块壮字同形字研究”(BZKY2021057)阶段性成果;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
方块壮字反切造字法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且多为学界所接受和引用,但以前人列举的材料来看,还不足以证明方块壮字使用了反切造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例字太少、缺乏统一评判标准、常与其他造字理据相混淆、偶然性大。要证明方块壮...
关键词:方块壮字 反切造字法 自反读音 纯反切字 典型反切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