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革孔菌科

作品数:15被引量:5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戴玉成崔宝凯张小青袁海生杜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赫尔辛基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菌物学报》《林业科学研究》《中国林副特产》《广西植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吉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集毛孔菌属(担子菌门锈革孔菌科)一新种和该属中国种类鉴定检索表
《菌物学报》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张婧仪 罗凯月 员瑗 边禄森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310022108);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23QNRC001)。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发现中国华东地区集毛孔菌一新种——武义集毛孔菌Coltriciawuyiensis。该新种在ITS和nLSU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中处于锈革孔菌目的集毛孔菌属中。武义集毛孔菌主要特征是担子果具中生菌柄;菌盖边缘全缘,表面...
关键词:锈革孔菌目 系统发育 多孔菌 分类学 新种 
东亚木层孔菌与两种野生桑黄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被引量:2
《菌物学报》2024年第2期71-86,共16页张思瑶 余盛武 魏玉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0017);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22JH2/101300182)。
桑黄是一类著名的药用真菌,多糖、黄酮、三萜是桑黄主要的活性成分,三者的药用价值受到了广泛关注。东亚木层孔菌Phellinus orientoasiaticus是生长于蔷薇科活立木上的大型真菌,其外观形态与桑黄高度形似,但其药用价值的研究鲜有报道。...
关键词:药用真菌 锈革孔菌科 代谢产物 成分分析 
中国锈革菌属研究.5.采自云南的两个新记录种(英文)
《广西植物》2013年第4期523-527,共5页何双辉 李海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006)
报道了采自云南省的锈革菌属(Hymenochaete)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长矛锈革菌(H.contiformis)和红边锈革菌(H.rufomarginata)。前者的主要特点是解剖结构中无皮层和菌丝层,刚毛长且孢子大;后者的主要特点是子实层具大量的侧丝,刚毛和孢子...
关键词:长矛锈革菌 红边锈革菌 锈革孔菌科 木生真菌 分类 
中国热带地区的三个多孔菌新记录种(英文)被引量:3
《菌物学报》2012年第1期136-141,共6页袁海生 秦问敏 底明晓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s. 31070023,31170022)
木生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功能有机体,对物质循环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近些年作者对中国热带地区的木生真菌进行了多样性调查及分类学研究。在对采集自中国海南省和云南省的木生真菌进行鉴定研究时,发现3个多孔菌:硬脆容氏孔...
关键词:木生真菌 锈革孔菌科 皱皮孔菌科 多孔菌科 分类 
杨黄野生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
《中国林副特产》2011年第3期43-44,共2页李实 李国峰 刘瑰琦 
杨黄(Phellinus vaninii Ljup.),又名杨树桑黄,分类学研究表明:广义上的"杨黄"包括生长在杨树上7种真菌,它们分属于担子菌门、担子菌纲,锈革孔菌目、锈革孔菌科的4个属中,分别是光核纤孔菌、团核纤孔菌、辐射纤孔菌、华木层孔菌、...
关键词:人工栽培技术 野生菌 锈革孔菌科 担子菌门 担子菌纲 分类学 杨树 皮孔 
海南锈革菌属研究(英文)被引量:11
《菌物学报》2010年第6期819-823,共5页何双辉 
Supported by Beijing Forest University Young Scientist Fund(No.BLX2009023);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No.YX2010-22);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No.2006FY110500-5)
对海南省的锈革菌属Hymenochaete进行了初步研究,共发现了该属12个种。其中异常锈革菌H.anomala和薄锈革菌H.minuscula为中国新记录种,竹生锈革菌H.muroiana为大陆新记录种。异常锈革菌具有带结晶的菌丝和囊状体;薄锈革菌子实体薄,黄褐...
关键词:木材腐朽菌 锈革孔菌科 新记录 分类 
中国锈革孔菌科两新记录种(英文)被引量:5
《菌物学报》2009年第5期679-682,共4页王伟 黄少彬 崔宝凯 
Supported by the Mini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No.2008BADB0B03)
本文报道了中国秀革孔菌科两个新记录种,路易斯安纳纤孔菌Inonotus ludovicianus和金黄木层孔菌Phellinus chryseus。这两个种分别采自于广东省的南岭自然保护区和海南省的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根据所采集的材料对这两种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路易斯安纳纤孔菌 金黄木层孔菌 木生孔菌 分类 
北京地区黄栌和桑树上的新病原腐朽菌被引量:11
《林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274-278,共5页崔宝凯 杜萍 陶万强 王金利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林果安全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D0705002040391);北京林业大学新进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LX2007014);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资助
报道了北京地区两种新的由锈革孔菌科真菌引起的树木腐朽病害,其病原菌分别为石榴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 punicataY.C.Dai,B.K.Cui&Decock)和桑木层孔菌(Phellinus moriY.C.Dai&B.K.Cui)。石榴嗜蓝孢孔菌可以引起黄栌干基腐朽,桑木层...
关键词:石榴嗜蓝孢孔菌 桑木层孔菌 锈革孔菌科 病原菌 
Two species in Hymenochaetaceae (Basidiomycota) new to China被引量:7
《菌物学报》2008年第1期151-155,共5页YUAN Hai-Sheng DAI Yu-Cheng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R. China (No. 2005DFA30280)
1 INTRODUCTION Wood-inhabiting fungi from norther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extensively during last ten years, and the species in the area are relatively well known (Dai 2000; Dai et al. 2006, 2007; Wei et al. 2005;
关键词:中国 锈革孔菌科 新记录 新种 
鲍氏层孔菌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扩增条件优化
《菌物学报》2007年第2期302-305,共4页杜萍 陈艳秋 李玉 
吉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吉教科和字[2003]第6号
鲍氏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 Pilát在系统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是大型珍稀药用真菌(戴玉成,2003)。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鲍氏层孔菌有抑制肿瘤、保护肝...
关键词:基因组DNA提取 RAPD扩增 条件优化  系统分类学 锈革孔菌科 担子菌门 非褶菌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