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作品

作品数:275被引量:11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峰张爱玲卓今刘远航叶闯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绥化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继承和超越:奈保尔虚构与非虚构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4年第2期304-313,共10页俞曦霞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虚构诗学的历史生成与当代传承研究”(19ZDA265);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勒比文学史研究(多卷本)”(21&ZD274);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书写研究”(24BWW038);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当代英国小说中的中国人新形象研究”(22YJA752024)的阶段性成果
奈保尔的作品主要有虚构小说和非虚构考察记两类,两类体裁中的中国形象迥异:虚构小说中的中国是西方优越论的陪衬,展现奈保尔“西方之眼”对“他者”中国的镜像凝视;非虚构考察记的中国是一个崛起的亚洲强国,表现西方非虚构文学力图反...
关键词:奈保尔 非虚构 虚构 中国形象 
于葵 著《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
《新文学史料》2024年第3期170-170,共1页
该书由林徽因的外孙女于葵所著,是基于大量珍贵第一手材料(其中包含林徽因、梁思成家属首次公布的大量家藏珍贵影像、文字档案)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多层面、多角度展现林徽因一生事迹,填补林徽因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致力于还原一个真实立...
关键词:林徽因 梁思成 文字档案 非虚构作品 多层面 回望 多角度 
虚构与真实:凯尔泰斯·伊姆雷的“大屠杀”小说
《长春大学学报》2024年第9期54-59,共6页符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ZW180)。
凯尔泰斯·伊姆雷的大屠杀小说通过虚构的方式再现了纳粹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并使言说大屠杀既有必要又有可能。作者以反讽的文学手法创作的作品看上去似乎出离了历史的真实性,实际上是以有限的虚构无限地接近历史事实,达到为大屠杀作证...
关键词:凯尔泰斯·伊姆雷 大屠杀 虚构作品 反讽 
深蹲田野,深耕人间
《看世界》2024年第19期84-85,共2页
在劳动的现场,以文学抑或是人类学之眼,记录渺小而壮阔的生命。《我的皮村兄妹》《我的皮村兄妹》是对皮村文学小组诸位成员的人生故事展开全景式描绘的非虚构作品,是对当下劳动者文学、新工人文学的一次整体性书写。书中的每一个人都...
关键词:人生故事 非虚构作品 全景式 整体性 人类学 渺小 
“素人写作”,不被定义的文学人生
《青年博览》2024年第14期24-25,共2页高塬 许晓迪 
2023年,《我在北京送快递》成为最受关注的原创非虚构作品之一,“快递员作家”胡安焉为大众所知。周慧与黑桃,也于不久前推出了各自的新作——在《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中,“蜗居”深圳洞背村10年的周慧,从窗口跳望山和海、村庄和故...
关键词:周慧 非虚构作品 文学人生 
我们脏的时候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4年第6期4-59,F0002,1,共58页陈建功 
陈建功新作长篇非虚构作品《我们脏的时候》,以作者18岁到28岁(1968-1978)十年矿工生活为主线,以自嘲反讽的笔调,诉说了个人的时代际遇、心路历程、青春叹、文学起步……书名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晚期名著《群魔》里一个叫列比亚德金的“...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群魔》 陈建功 非虚构作品 十年 心路历程 反讽 时代际遇 
我的写作来时路
《华文文学》2024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我是一位加拿大作家,从事写作十多年,发表作品逾一百万字。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青春作伴》(美国南方出版社),长篇历史非虚构作品《行医者》以及三十八万字的长篇小说《重逢1900》(美国灵性文艺出版社)。《重逢1900》获得2020年美国杜...
关键词:中短篇小说集 来时路 文艺出版社 硕士学位 加拿大作家 美国杜克大学 非虚构作品 行医者 
论主持人在非虚构作品中的功用
《西部广播电视》2024年第7期164-167,共4页张盛惠 凌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虚构作品从摄影设备、创作方式到传播方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内的社会类、文化类非虚构影片中,鲜有主持人参与其中。20世纪80年代的《话说长江》《望长城》等纪录片使用了主持人,但是学者型主持人进入纪录片的情...
关键词:主持人 非虚构作品 纪录片 
气候主题作品增多呼唤公众气候意识觉醒
《商业周刊(中文版)》2024年第8期30-32,共3页Olivia Rudgard 孟洁冰(译) 
●2013-2014年,仅有为10%的影片以气候变化为主题,2021-2022年上映的电影中,比例提高至四分之一提起气候变化题材的虚构作品,难免会有人提起电影《后天》(TheDayAfterTomorow)。这部热门大片在20年前的5月上映,讲述了北大西洋洋流的中...
关键词:《后天》 气候变化 意识觉醒 龙卷风 虚构作品 洛杉矶 北大西洋 纽约市 
《游侠杜甫》阅读札记
《人民周刊》2024年第2期91-92,共2页黄培书 
成都作家彭志强历时三年创作的长篇非虚构作品《游侠杜甫》最近很火,连续一周在当当新书热卖榜排名前十,此书是他的《秋风长啸:杜甫传》上部,长达三十六万字。
关键词:杜甫 游侠 彭志强 非虚构作品 阅读札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