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流通股东

作品数:41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宏黄燕顾宝兴金雪军尹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理论动态》《新经济导刊》《财务与会计(理财版)》《经济技术协作信息》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先股难以引领大牛市?
《经济展望》2013年第12期85-85,共1页
有消息称,优先股的相关政策可能于近期出台。但如果搞优先股的目的,是以优先分红和清偿剩余资产为对价来换取股票的相关权益,以达到减少流通股或增加资本金的目的,其影响就会很有限。对于那些经过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东通过向流...
关键词:优先股 大牛市 非流通股东 股权分置改革 支付对价 流通模式 大股东 资本金 
从我国上市公司看西方“股利迎合论”的适用性
《中国外资》2013年第4期152-153,共2页高娟 
美国学者Baker和Wurgler早在2004年一篇文章里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论,本文通过对该理论的简单介绍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方股利迎合理论并不适合我国的上市公司。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特殊的股权结构及非流通...
关键词:股利政策 股利迎合理论 非流通股东 
莫让股改承诺“打水漂”
《新财经》2011年第2期14-14,共1页谢宏章 
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随着时问的流逝。一些上市公司股改初期推出的股改方案渐渐被一些投资者所遗忘,然而有一项内容却不得不再次提及,这就是非流通股东所作出的股改承诺。
关键词:股改方案 承诺 打水漂 股权分置改革 非流通股东 上市公司 投资者 
股指期货与“大小非”减持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0年第6期16-17,共2页张建龙 王志明 
为防止国有企业控股权旁落,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曾采取了股权分置的持股模式,即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称为流通股;公开发行前的股份暂不上市交易,称为非流通股。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原非流...
关键词:“大小非”减持 股指期货 股权分置改革 非流通股东 上市公司 股份比例 上市交易 公开发行 
股改方案设计、对价与非流通股东价值判断研究——以广东省上市公司为例
《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年第1期139-156,共18页李庆峰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股权分置改革研究:对价基础与绩效评测"(项目编号06300829)资助
股权分置改革对价隐含着非流通股东怎样的价值判断?论文首先论证提出了一个看涨期权的分析框架,然后基于广东省的股改样本进行了倒推测算分析。结果发现:平均而言改革前非流通股东对非流通股份的价值评估对净资产溢价幅度超过了30%;计...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对价 非流通股价值评估 二元结构 
全流通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对外增发过程中的投资者利益侵占预警模型研究
《浙江金融》2010年第2期39-40,共2页王石秋 张剑 
一、引言 中国证券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诞生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孳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利用其控股权在增发再融资过程中侵占广大中小投资者权益的现象屡禁不止。在股权分置改革...
关键词:中小投资者权益 上市公司 利益侵占 预警模型 全流通 20世纪80年代末 非流通股东 公司管理层 
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践对国有资本良性运动的影响
《国有资产管理》2008年第5期46-47,共2页高永深 
对价是非流通股东为获取流通权而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对价安排.是股权分置改革中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尤其是国有股股东利益博弈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也是股权分置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难题。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 国有资本 非流通股股东 运动 实践 非流通股东 博弈过程 股东利益 
小规模非流通股东解禁策略分析
《上海投资》2008年第4期28-32,共5页舒灏 
“大小非”是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产物,从目前“大小非”解禁的情况看,非流通股东减持对股市的压力并不大,从以往“小非”解禁个股的普遍走势来看,在解禁前,股票的走势往往会偏弱,而解禁日后的走势转强。统计表明,股本规模,“小...
关键词:非流通股东 解禁 小规模 股权分置改革 股本规模 统计表 股票 股市 
引导市场格局转变的三大因素
《私人理财》2008年第3期32-32,共1页
复杂的货币政策走向,非流通股东解禁后的抛售压力,是影响目前中短期市场格局的主要因素。而伴随着2、3月份解禁及紧缩压力的集中释放,在两会前后资本及产业政策明朗的刺激下,市场格局可能会发生较发明显的转暖。
关键词:市场格局 引导 非流通股东 政策走向 产业政策 压力 解禁 货币 
年报行情的三大看点
《新经济》2007年第3期18-23,共6页陈丽华 余奕光 
随着江南高纤和华泰股份2006年度业绩的高姿态亮相,2006年上市公司年报行情正式拉开了帷幕。根据历史经验,每年年报披露期间都有一波“年报行情”,今年也不例外,由于相关制度的变化,今年年报内容有不少新的看点。尽管2006年的年报...
关键词:上市公司年报 行情 企业会计准则 未分配利润 资金占用 非流通股东 历史经验 年报披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