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

作品数:28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施群余炜伟王家祥杨锦建余恩念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立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肿瘤研究与临床》《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四川医学》《实用医药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十二指肠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1例并文献复习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3年第8期74-76,共3页杨海萍 王平江 
十二指肠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duodenal gangliocytic paraganglioma,DGP)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但借由其特征性的显微镜下表现与免疫组化染色可做出明确诊断。本文报道1例女性58岁患者,CT示十二指肠降部不规则软组织结节,内镜下表现为十二...
关键词:十二指肠 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 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 免疫组化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实用医技杂志》2017年第2期169-170,共2页赵岭 吴景艳 任贺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化学感受器的肿瘤,发生于颈动脉体外鞘,好发年龄为3060岁,男女发病率无差别[1]。由于对颈动脉体瘤认识较少,超声检查常有漏诊、误诊。虽然多数颈动脉体瘤瘤体生长比较缓慢,但由于其在颈部位置特殊、血供丰...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肿块 颈动脉体瘤 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 应用价值 二维 
16-MSCT增强与MPR、MIP及VR重建技术诊断颈动脉体瘤
《中国医学工程》2013年第6期30-30,32,共2页李继亮 田茂尧 黄超 安永华 杨胜发 罗应斌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也称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是化学感受器肿瘤的一种,常见于颈总动脉分叉部,临床上较少见。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临床上较易误诊,而且具有内科治疗无效、外科治疗风险高等特点。过去对CBT的术前诊断以...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 CT增强 技术诊断 MPR MIP 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化学感受器肿瘤 
颈静脉球体瘤围手术期护理
《福建医药杂志》2013年第2期172-172,共1页陈美莺 
颈静脉球体瘤是来源于胚胎神经嵴组织的化学感受器细胞,故也称为化学感受器瘤或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颈静脉球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其发生率占全部肿瘤的0.03%、头颈部肿瘤的0.06%,临床上以女性多见,术中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颈静脉球体瘤 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 化学感受器瘤 头颈部肿瘤 术中并发症 肿瘤患者 颈静脉球瘤 
颈静脉球瘤1例被引量:1
《实用医药杂志》2011年第10期950-950,共1页孙仁华 
颈静脉球瘤临床较少见,是起源于中耳和颈静脉孔区的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由上皮样化学感受器细胞组成,又称为化学感受器瘤。根据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三型:鼓室型、颈静脉孔型和混合型。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证实1例颈静脉球瘤影像学改...
关键词:颈静脉球瘤 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化学感受器瘤 颈静脉孔区 影像学改变 细胞组成 发生部位 
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的影像学诊被引量:1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第26期149-149,共1页段舒怀 马晓玉 
关键词: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 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 影像学 功能性副神经节瘤 化学感受器瘤 颈静脉体瘤 内分泌功能 搏动性耳鸣 
颈部神经鞘瘤18例被引量:5
《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第5期834-,共1页邵志平 孙大鹏 戴胜杰 
神经鞘瘤(neurilemmoma)又称施旺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神经鞘细胞。其中约有25%~45%[1]出现于头颈部,尤其颈部较多见,极易与颈淋巴结核、颈动脉体瘤、癌转移瘤相混淆。
关键词:颈部神经鞘瘤 颈动脉体瘤 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 神经干 良性肿瘤 肿块 
颈静脉鼓室球瘤显微手术患者的护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09年第1期35-36,共2页林海燕 陶朵 许耀东 植少娟 
颈静脉鼓室球瘤是颈静脉一鼓室副神经节瘤。副神经节瘤属化学感受器肿瘤,也称为血管球瘤或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为一组组织形态学相似,来源于神经嵴细胞的肿瘤。主要有非嗜铬染色的嗜铬细胞所组成。颞骨为其好发部位之一,与颞骨有关...
关键词:颈静脉鼓室球瘤 显微手术 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 鼓室副神经节瘤 化学感受器肿瘤 护理 组织形态学 神经嵴细胞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10例CT诊断分析被引量:1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7年第1期155-156,共2页陈建新 付志辉 黄瑾瑜 郭亮 
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的CT表现,病灶均位于腹膜后大血管周围,其中有9例为单发病灶,1例表现为多发病灶,7例病灶直径大于5cm,增强后肿瘤均呈明显强化,病灶内部密度不均,10例病灶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低密度坏死灶,表明病...
关键词:化学感受器瘤 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 腹膜后 CT 
膀胱化学感受器瘤2例报告
《四川医学》2006年第11期1172-1173,共2页陈长选 刘书岭 
目的提高对膀胱化学感受器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2例经病理证实的膀胱化学感受器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术前行膀胱镜检查,1例开放行肿瘤切除术,1例行经尿道肿瘤电切除术。术后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1次,随访6个月、1年、2年...
关键词:膀胱 肿瘤 化学感受器瘤 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